网箱养鱼因缺氧引起浮头或死亡称泛箱。网箱养鱼一旦发生泛箱,常常引起鱼类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更严重的是,这种浮头泛箱容易重复发生。不过,只要仔细分析其成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其泛箱事故还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一、泛箱的成因
1.发生期。从炎热的夏季直至寒冷的冬季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发生且发生较重。
2.成因。主要由养殖水体受网箱鱼类排泄物污染,致使网箱养鱼缺氧引起的。有的鱼还伴随着水体氨氮积聚中毒。二是水面骤减、设箱间距过密、单箱放养密度过大、箱内溶氧超过负载。三是水面长期处于阴雨天气,表层光合作用强度大大下降,表层水面缺氧。四是水体被污染,加之气候由暖骤然转寒或由寒骤然转暖,表层密度较大的水和深层或低层溶氧更少、富有机质、富氨氮的水对流(又称密度流)。泛箱可由单个因素引起,还可由数个因素协同引发,其中以密度流引起的泛箱最为严重,这类事故若发生在冬季,更使人猝不及防。
3.表象。泛箱的前兆是浮头,在清晨或阴雨天气网箱鱼类往往有浮头现象,而且食欲减退。有时天气由阴转晴,水体表层光合作用的改善,浮头和厌食现象会自动消失。如时过中午或天气转睛浮头仍不消失,则预示着泛箱事故即将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准确计算水面,合理布箱。计算养鱼水面的方法:一是根据水库或河塘正常水位水面的70%计算。二是按河塘或水库底涵洞底部高程至正常水位高程2/3处的水面计算。以第二种方法计算养鱼水面,每100亩水面布箱面积不得超越1亩。设箱面积确定之后,布箱是关键。如每组网箱与水流平行布置,一般每组网箱以4~6只为宜,间距不得小于7m,单箱每平方米水面设计产量应控制在100kg左右。小体积网箱由于放养密度大大高出普通网箱,箱间距则应加大。如果养殖大口鲶、美国鮰鱼,网箱设计产量应减半。
2.定期分箱迁箱。通过一段时间放养,鱼体出现大小分化,并且鱼体耗氧增大,要及时将规格不同的鱼筛出分箱养殖,放养密度也应随之调减。一般鱼种长至12cm左右即可进入3cm网目成鱼网箱养殖。如系当年鱼种养成食用鱼,每平方米放养量应控制在200尾左右。网箱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会使设置区水质污染,因此还要事先作好迁箱计划,实行“放牧式”养殖。
3.合理调度运用水体。其目的在于促进水体对流,改善水体底质。主要是结合水库或河塘溢洪放走部分底层水,有时一些水库灌溉水流程很长,也可用底层水来灌溉。
4.实行监控监测。一是每天清晨或结合投喂观察有无浮头现象。二是有条件的水库、河塘可用溶氧测定仪或溶氧测定箱或有机玻璃采水器(内附水温计),逐日测定水体各层溶氧和水温。首先是将箱内的实测溶氧与网箱鱼类安全临界态溶氧作一比较(草鱼为5mg/L,鲤鱼为4mg/L);其次是表层溶氧和底层溶氧比较;再次是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比较。如果网箱养鱼常有浮头现象,而且“浮头”的鱼愈来愈多;网箱内溶氧低于该临界态,白天低于3mg/L;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溶氧愈来愈接近,甚至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预示泛箱事故即将发生。这时应适时采取迁箱、转箱和起捕等措施。
5.合理安排起捕时间。及时起捕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减少网箱鱼类密度,也可有效防止泛箱的发生。
6.采取生物治理措施。箱体外适当放养肥水鱼,不但能改善水质,而且能利用网箱养鱼所排泄的有机物提高水体生产力。有关资料表明,网箱培育0.5kg鲤、草鱼,能带动生产1.5kg肥水鱼。
7.适时实行暂停制度。水库或河塘如因养鱼而发生水质恶化,应暂时停止网箱养殖。水质已恶化,即透明度仅数十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或黑褐色,有时还伴有恶臭味的水体,大约经过1年的暂停,水质即会好转。水质好转后,再继续进行网箱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