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母畜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公畜发生睾丸炎。
乙脑病毒必须依靠吸血雌蚊媒介而进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有数据证实从猪舍捕捉的蚊虫90%以上属此蚊种并特嗜猪血,带乙脑病毒者达9.4-15.4%。乙脑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和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带毒越冬蚊成为次年感染人和动物的来源。猪感染是经蚊的叮咬-吸血-排毒这种专一性方式引起的。气温低于16℃蚊虫停止叮咬,20℃以上活动增加,25℃以上频繁地叮咬吸血,因此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
临床上可见猪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41℃,持续数天,稽留,精神沉郁,嗜眠喜卧,减食或不食。个别猪兴奋,后肢麻痹,也有后肢关节肿胀而跛行的。
妊娠母猪感染,主要是突发性流产或早产,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流产后母猪症状减轻,体温、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患病公猪常发生睾丸炎,肿胀呈一侧性,有时也有两侧性,一般2-3天后肿胀消失,逐渐恢复正常。个别公猪的睾丸会缩小变硬,丧失生产精子的能力。
目前乙脑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主要的防治措施是防蚊和免疫接种。
灭蚊是控制乙脑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库蚊滋生于稻田和有水生植物的水中。常用的灭蚊方法有药物灭蚊、生物学和生态学灭蚊。
免疫接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蚊虫季节到来的前45天,每头猪肌肉注射弱毒疫苗一次即可,如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可进一步增强免疫效果。
(来源:福建上杭县农业局作者:张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