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份后,气温已逐渐开始回升,水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随着水温的提升在大量的繁殖,如不及时的投饲内服,原本体质弱的鱼苗就很容易被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成为传染源。而我们传统的预防措施是以杀虫、杀菌为主,在这种预防模式下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虫和菌还是存在,鱼的体质受药物的毒性刺激变得更弱,而且还给致病因子增加了耐药性,同时每一次的杀虫杀菌都会破坏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根据北京渔美康的“以养代防”理论,要想养好鱼,就需要养好鱼的内脏器官和养好水。下面就将全年以内服为主的营养的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3、4月份是鱼类开始觅食的时期,这时候一定要做好两个工作:
第一:早开口、喂好食:鱼种下塘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就要开始投喂精饲料,也可以投喂青饲料,最好以精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
第二:早内服、选对药:建议开始投喂饲料后5天用“美康1号+美康2号+美康6号”拌饲料投喂10-15天。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一次内服十分关键,时间越长越好,因为鱼小各个器官还发育不是很完善、且经过越冬期的消耗,需要较长时间的调理和恢复。7-15天以后喂5天停5天,直到5月份。
5至8月这段时间水温都在25度以上,鱼吃食旺盛,生长较快,且水环境复杂多变,进一步加剧了鱼机体的应激能力,特别是内部器官,如肝胆、肾脏、肠道。所以这段时间极易出现肝胆综合症、肠炎、出血病等,因此更要注重保肝护胆、内服抗菌等营养搭配内服工作。建议养殖户每15天喂一次内服药,即喂7天停7天,一月2次。
注意:7、8月份有的养殖户在早期内服工作做得比较好,这段时间鱼不出现死亡现象就停止了内服,进而在8月后期出现大量死亡。我们提倡的内服不仅是为治病防病,同时也要起到提高生长效率的作用,这段时间是鱼生长的旺季,仅以不死鱼来判断鱼的长势是不科学的,生长季节更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
9至10月气温逐渐下降,鱼吃食减少,可以喂5天停10天,喂到停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