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长出红毛是何原因?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山芋发生腐烂现象发生,主要是山芋生活力下降、抗性减弱、管理不善、遭受病菌侵染和受冻所致。山芋腐烂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适时收获。收获时期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山芋的产量,甚至造成腐烂。试验表明,用于贮藏的山芋应在10月下旬收获为宜。
搞好入窖前处理。山芋入窖前的处理是防止烂薯的一条主要措施。一是用稻草与少量硫磺熏烧薯窖消毒,烘干潮气,旧薯窖在熏烘之前应将窖壁表土刮去一层,打扫干净;二是将破损的、病虫危害的薯块清洗出去;三是薯块在运输时要轻拿轻放,减少表皮损伤;四是装窖数量要适当,一般只能装窖容积的2/3,便于管理和控制窖内温度、湿度。
加强管理。山芋贮藏时期要求温度保持在12~16℃,湿度为80%。根据山芋的生理特点,贮藏管理可分为前、中、后期三个时期。
前期(入窖1个月内)主要是防高温高湿,方法是打开窖门通风换气,在薯堆上放上干稻草吸湿。若窖壁有水珠,要求2~3天换一次稻草,以保证水珠不落在薯块上和窖壁不见水珠为原则。
中期(当年12月~翌年2月),这一时期已进入严冬季节,气温较低,保温防冻是主要措施,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窖温在12~13℃时,就要关窖门保温,中途取薯块时,检查发现烂薯块及时清除,并在周围撒上一层干草木灰或煤灰,控制病菌蔓延再次侵染。
后期(翌年2月后),气温开始回升,窖温也随之上升,此时,山芋经过较长时间的贮藏,有机物质消耗较多,抗性较差,这一时期往往是烂薯块的高峰期,必须勤检查,采取高温的白天开窖门、低温的白天和晚上关窖门的办法,调节控制温度,直至安全出窖。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