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病是晚秋蚕防病重点之一。僵病的发生除真菌的存在这一先决条件外,与温湿度有着极大的关系。相对而言,湿度越高,发病率越高;温度的高低只是影响发病的快慢和病程的长短而已。9月中旬-10月下旬,往往是适温多湿或低温多湿,为僵病的发生具备较好的客观条件。
僵病属家蚕真菌病,分为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曲霉病等,以白僵病为最普遍。白僵病症状识别:小蚕期发病快,较难察觉,但在颡沙中可发现像白米粒样的白僵蚕,如用放大镜看,更加清楚。大蚕发病初期,蚕体上出现很细小的分散病斑;稍后出现褐色油渍状病斑,通常在蚕的气门两侧出现1-2个病斑。临死时排软粪,头胸向前突伸,吐少量肠液,平伏于蚕座,手触蚕体柔软而富有弹性,死后尸体逐渐变硬。眠期发生多为半脱皮和不脱皮蚕。
防治:⑴做好蚕室蚕具等消毒工作,蚕匾、蚕具等曝晒几次。⑵每天用石灰粉等干燥材料撒蚕座,勤除沙。⑶在收蚁、各龄的起蚕、眠中及盛食期用防僵粉或402常规预防。⑷发现僵病,立即用防僵粉或402进行蚕体消毒,上下午各一次,直到消灭为止。同时少喂或不喂湿叶。
(来源:《农家致富》2003.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