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轮作
近些年来,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仅着眼于近期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对耕地的投入量,只注重向耕地索取,而忽视了物质的归还;只注重增加化肥的投入,而忽视了积造优质农家肥和堆制秸秆肥;只注重采取工程措施,而忽视了生物措施,这种掠夺性的生产结果,致使耕地的土壤肥力明显下降,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能差,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减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解决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重点是不断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循环,这是耕地永续利用的生命线。实践证明,恢复和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地实行倒茬轮作。农谚说:"换茬如上粪"、"油见油三年愁",这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走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农作物的布局和调换荐口,应针对当地的土壤特点、气候条件、作物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和农民的耕作习惯,做到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实行合理的倒茬轮作。一般可实行禾本科与豆科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制,尽量减少重茬和迎茬面积。轮换作物茬口,要根据不同作物茬口的特性来安排适宜的轮作顺序:玉米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对前茬要求不严格,但以豆茬为最好。玉米耐短期连作,但为了获得较高产量,种植玉米时必须要增加投肥量。玉米地杂草较少,是多种作物的良好前茬;高粱根系入土很深,能够吸取土壤中深层的养分和水分,它的前茬以豆茬为最好,但不宜重茬和迎茬。高粱茬口可以扣种玉米或大豆;谷子是一种浅根作物,但根系较为发达,吸肥吸水能力都很强,加上幼苗期生长缓慢,易受草害。因此,对前茬要求很严格,一般应选择土壤肥沃、杂草少的大豆或玉米茬为宜,但不能重茬,也不能迎茬,以免造成苗荒而减产。谷茬地板硬,肥力低,一般可扣种大豆或玉米等作物;小麦的生育期较短,收获早,经过伏翻后,土壤的熟程度很好,杂草少,肥力高,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小麦的前茬应以玉米或大豆茬为最好,又可实行连作,但不能种在谷茬上;大豆的根系入土也较深,可吸收土壤中深层的养分和水分,同时它还有"共生固氮"的作用,能在常温常压下,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下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大豆地杂草少,肥力高,是很多作物的良好前茬,大豆不宜实行连作,一般可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甜菜的根系极为庞大,入土又深,吸收土壤的养分和水分都比其他作物多,对前茬要求很严格,通常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茬口为最好,但不能连作,一般可实行4-5年以上的轮作制。甜菜茬口肥力低、冷浆,在增加施肥数量的基础上,可种植小麦或玉米等作物;向日葵是一种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的油料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各种养分的需要量要比谷类作物多1-2倍。它的前茬应以玉米、高粱或谷子为宜,不能实行连作,一般可实行5-6年的轮作制。它的后作可种玉米或谷子等作物,但一定要增加施肥数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摘自《农村科技开发》200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