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而且对积极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动物产品品质、提供“绿色”产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四个环节
1、药品选购环节。选购质量可靠、疗效显著的兽药是保证养殖者对畜禽进行疫病防治成功的首要环节。选择兽药可从外观上进行初步识别:从商标和标签上看,一般合格兽药生产单位生产的兽药,多带有“R”的标志,标有“兽用”字样,并有省级以上兽药药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产品生产批准文号,产品的主要成分、含量、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内容。从产品本身看,水针剂和油溶剂,置于强光下观察,可见有微小颗粒或絮状物、杂质的为不合格产品。其包装粗糙,手触压不紧,上有粉末附着,无防潮避光保护的片剂为不合格产品。
2、药品使用环节。严格把握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目前,临床用药存在的误区:一是盲目增大剂量。二是不按疗程用药。三是无计划使用抗生素。四是剂量使用计算不准。五是重复用药。结果导致动物代谢紊乱,生长停滞,急性中毒或蓄积中毒,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给药途径环节。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速度、有效浓度、代谢速度都有差异。从吸收速度来看,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内服,依次减弱。
4、联合用药环节。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理性禁忌:有拮抗作用的药物不能配合使用,如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作用相似的药物配合虽能起到协同作用,但也可增强另一药物的毒性,如洋地黄和钙制剂。物理性禁忌:两药配合会发生分离,析出潮解,液化等变化,如抗菌剂和吸附剂配合,抗菌素被吸附,不能发挥抗菌作用。化学性禁忌:两药配合后发生沉淀、气体分解、爆炸或燃烧,药物性质发生了变化,如青霉素和磺胺混合分解失效。
二、掌握五条原则
1、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由于养殖者对畜禽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方面的认识不足,出现关注治疗、不注重预防的现象。有些传染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适时地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发病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以防疫情扩散。
2、低毒、安全、高效原则。科学配伍使用兽药,可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积极作用,但如果药物配伍使用不当,将起相反作用,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畜禽用药中毒、动物机体药物残留超标和畜禽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等副作用。
3、对症下药原则。不同的疾病用药不同。同一种疾病也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因为有的病菌会产生抗药性。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对分离的病菌做药敏试验,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彻底杜绝滥用兽药和无病用药现象。
4、适度剂量原则。防治畜禽疫病,如果剂量用小了,达不到预防或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剂量用大了,既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又会产生药物残留和中毒等不良反应。所以,掌握适度的剂量,对确保防治效果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5、合理疗程原则。对常规畜禽疾病来说,一个疗程一般约为3-5天,如果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甚至可能会给再次治疗带来困难。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药物浪费和残留严重的现象。所以,在防治畜禽疾病时,要把握合理疗程。
(276400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李连任)
(来源:《科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