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司礼监,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问题怎么分工?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些机构都是明朝的实权机构,司法机关,特务单位和侦查部门,至于说“六扇门”根本不存在,是一个俗称,泛指锦衣卫。
大理寺,实际上就是明朝的最高法院,自唐朝以后基本上就确定了大理寺的职能。大理寺属于中央司法机关,刑罚之事由刑部处理,大理寺是执行机构。大理寺最高长官是大理寺正卿(三品),职责是审理和判定案件。大理寺与刑部和御史台,并称三法司。但大理寺正卿与刑部尚书和御史台大夫职责各有不同。职能和权力都是最低的。
明朝最为后世诟病的就是特务统治,而管理和统辖明朝特务机构的就是太监组成的东西二厂,这又延伸出明朝又一个弊病宦官干政。而司礼监则是宦官群体里面最高机构,明朝一个太监如果做到司礼监那真是最大希望,最高峰了。司礼监的相当于内相,其职权与内阁首辅相当,司礼监是替皇帝工作,司礼监又分为掌印和秉笔两大机构和职责,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批红”。就是代替皇帝在奏疏上批复意见。掌印太监职掌皇帝玉玺和印章,就是秉笔太监负责签字,秉笔太监负责盖章,有最终的决定权。二人相互制约和监督,至于说二人谁的职权大,就看具体情况,但基本上来说,掌印太监是老大。而且掌印太监领导东西二厂。刘瑾,魏忠贤,王振,冯保。他们都是掌印太监。也是明朝其他太监的仰望的对象。
做一个恰当的比如,东厂就是中统,东厂的全称是东缉事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和秘密机关。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由宦官担任首领。 东厂权力巨大而且只对皇帝负责,不经三法司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大臣。而之所以用宦官。一是皇帝信任,二是身处皇宫,用起来比较方便。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掌印太监亲自担任。
西厂的职能和东厂一样,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在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其权力超过东厂。但存在时间不长。也就六年的时间,但这六年西厂的权力远远大于东厂和锦衣卫。
至于说六扇门,明清两代都没有六扇门这个这机构。实际上六扇门是司法机构的统称,衙门就是现在来说就是政府机构,以门为名,门户的意义无疑是极为重大的。封建时代的衙门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僭越都是不可以的,具体来说,六扇门是指是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宅门,每门各安两扇黑漆门扇,合计六扇,所谓“衙门六扇开”就这么叫开了,很形象很好记。也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也是这个起因。六扇门这个称呼也就成为代称了。
锦衣卫就是明朝的军统,属于正式 的朝廷编制,他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最初叫“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改置锦衣卫。是皇帝亲军十二卫之一。锦衣卫是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存在的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基本上是武将担任。只对皇帝负责,不经三法司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锦衣卫与东西二厂合称为“厂卫”。后世就代指特务机构。厂卫干预司法,是明朝一大弊政。
应该说,无论是司礼监还是东西二厂和锦衣卫,都是明朝政治统治工具,而在明朝之前,两汉与唐宋并没有这样的组织,这实际是政治退步的表现。政治迫害是有的,冤假错案都是针对官僚阶层。对老百姓则危害不大,这也是为何后世对司礼监还是东西二厂和锦衣卫评价都不高的原因。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绣春刀2最后赦免三个人都是谁?
《绣春刀2》赦免三个人是沈练、丁白缨、裴纶。
影片最后崇祯帝继位之后,赦免了原先有过错误的沈练、丁白缨、裴纶。崇祯帝的这种做法只是为让这三人重新被朝廷起用,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政治势力。
该片讲述了明天启七年,北镇抚司锦衣卫沈炼在追查案件中身陷阴谋,为了证明清白,与少女北斋,同僚裴纶协力查明真相的故事。
将进酒角色介绍?
(1) 沈泽川(字兰舟):建兴王沈卫庶八子(驯象所→鎏舆司→锦衣卫从五品南镇抚司+正五品锦衣卫千户→锦衣卫三品指挥同知兼北镇抚司→中博府君→淳圣帝);
(2) 萧驰野(字策安):离北王萧方旭幼子(仪鸾指挥使→二品禁军总督兼八大营都指挥→定都侯→乾钧王);
(3) 乔天涯(乔松月):原锦衣卫镇抚→沈泽川近卫→端州锦衣骑指挥使;
(4) 姚温玉(字元琢):晋城姚氏嫡子,海宜良爱徒,沈泽川谋士;
(5) 齐惠连:东宫太傅,永宜二十三年入都,曾任吏部尚书兼内阁次辅,渝州人;
(6) 纪 纲:纪无凡养子,沈泽川师傅;光诚年间任锦衣卫从三品指挥同知,端州人;
(7) 晨 阳:萧驰野副将,爱抽烟;
(8) 骨 津:萧驰野斥候,爱喝酒;
(9) 丁 桃:萧驰野近卫,爱吃糖;
(10) 澹台虎:澹台龙胞弟,原中博灯州守备军正千户→禁军都指挥同知→敦州主将;
(11) 费 盛:费家偏房庶子,锦衣卫四品佥事→端州锦衣骑同
(1) 花鹤娓:光诚帝皇后,来自都南荻城;
(2) 李建云:光诚帝儿子,宁王→咸德帝;
(3) 李建恒:光诚帝儿子,楚王→天琛帝;
(4) 李剑霆:光诚帝女儿,香芸坊灵婷→盛胤帝;
(5) 海良宜(字仁时):内阁次辅→元辅,来自河州;
(6) 薛修卓(字延清):薛家三庶子,担任八年七品户科都给事中→大理寺丞;
(7) 孔 湫(字泊然):刑部尚书→内阁元辅,出身赤郡寒门;
(8) 陈 珍(字信之):兵部尚书,孔湫同乡;
(9) 岑 愈(字寻益):都察院左都御史;
(10) 傅林叶:都察院右都御史;
(11) 奚鸿轩:奚固安胞弟,吏部考功司主事;
(12) 潘祥杰:潘氏当家人,工部尚书;
(13) 魏怀古:魏怀兴的嫡长兄,户部尚书;
(14) 魏怀兴: 魏氏嫡次子,魏嫔的兄长,大理寺少卿;
(15) 韩 丞:韩氏嫡三子,八大营指挥佥事→锦衣卫指挥使兼八大营总督;
(16) 梁漼山(字崇深):户部案头吏胥(掌管案牍记录的吏胥)→主理核对各地赋税的差事→管河州漕运,兼领厥西盐税;
(17) 费 坤:赫连侯,丹城费家当家人;
(18) 花思谦:花太后大哥,内阁元辅兼翰林学士;
(19) 奚固安:原禁军总督→咸德四年起任八大营执印都指挥使,内管八大家子弟;
(20) 纪 雷:纪无凡养子,锦衣卫指挥使;
(21) 慕 如:李建恒嫔妃;
(22) 魏 嫔:魏怀兴之妹,李建云嫔妃;
(23) 薛修易(字平净):薛修卓嫡系大哥,原在户部任职→盛胤年间担任内仓典守;
(24) 奚 丹:奚家管事兼管账人;
(25) 照月郡主:赫连侯嫡女,姚温玉表妹,潘逸之妻;
(26) 费 适:赫连侯嫡子,照月郡主弟弟,后期任职于八大营的春泉营;
(27) 蒋 榭: 大理寺卿;
(28) 杨 诚:厥西布政司参议;
(29) 郑国适:咸德年户部尚书
(30) 潘 蔺(字承之):潘祥杰之子,户部侍郎→魏怀谷死后主力户部;
(31) 潘 逸:潘蔺弟弟,照月郡主丈夫;工部水部郎中→丹城守备→丹城州府;
(32) 潘 远:潘逸庶出弟弟;
(33) 钱 谨:咸德八年以前的户部尚书
(34) 王 宪(字敏慎):户部主事→调任礼部→咸德八年主理禁军开支→贬谪至灯州→调茶州协办税赋;
(35) 韩 靳:韩丞弟弟,八大营代职→奚固安死后出任八大营总督;
(36) 花十三:花家庶子,担任兵部要职;(太后庶孙,第十三章提到)
(37) 韩六爷:韩氏子,任职于八大营;(240章)
(38) 杨宗知:兵部侍郎;
(39) 邵成碧:乔天涯师傅;永宜年间兵部侍郎→盛胤年间都军总督;娶了现任兵部尚书陈珍的姐姐;
(40) 许 愈:邵成碧旧部的儿子;
(41) 姜 旭:礼部侍郎,朝晖妹婿;
(42) 袁 柳:禁军小旗→禁军断事司副断事→禁军断事司六品断事;
(43) 孟 瑞:禁军都事→都指挥佥事;
(44) 曹佥事:禁军佥事;
(45) 老 陈:原荻城百户所的百户→禁军经历;
(46) 香 芸:香芸坊姐儿;
(47) 葛青青:锦衣卫百户→所镇抚;
(48) 吴才全:锦衣卫;
(49) 小 吴:锦衣卫;
(50) 老 徐:锦衣卫;
(51) 薛 锦:薛修易嫡子;
(52) 潘如贵:光诚帝-咸德帝时期司礼监秉笔;
(53) 风 泉:邵成碧儿子,纪雷干儿子,潘如贵干孙子,司礼监掌印太监;
(54) 小福子:咸德帝近身太监,潘如贵干儿子;
(55) 福 满:内监;
(56) 琉缃姑姑:太后侍女;
(57) 哑 儿:薛修卓府中侍女
(58) 双 禄:李建恒近身太监;
(59) 迎 喜:边郡督军太监;
(60) 贵 生:百官宴上行刺 李建恒的太监;
(61) 茯 苓:尚食局女官;
(62) 银 朱:甜食房太监;
(63) 新 蕊:淳圣年间宫娥;
------------------ ------------------ ------------------
(三) 离北&启东&厥西
(1) 萧方旭:离北王,原四将之一的“鸿雁铁翼”;
(2) 萧既明:萧方旭长子,现四将之一的“铁马冰河”;
(3) 陆亦栀:陆广白之妹,萧既明之妻;
(4) 萧 洵:萧既明嫡子→大靖太子;
(5) 朝 晖:萧既明副将;
(6) 邬子余:离北辎重将军,善于押运辎重、调配粮食;
(7) 郭韦礼:离北常驻营将领;
(8) 蒋 圣:离北沙二营主将;
(9) 姜大人:落霞关守卫;
(10) 戚竹音:戚时雨嫡女,现四将之一的“风引烈野”,盛胤帝时期获封东烈王;擅长“骑、步结合”模式的作战方式;
(11) 陆广白:陆平烟嫡子,现四将之一的“烽火吹沙”,擅长“游击”;
(12) 花香漪:花鹤娓侄女,戚时雨继室;
(13) 左千秋:冯一圣义子,纪无凡养子,萧驰野师傅,现四将之一的“雷沉玉台”;
(14) 戚时雨:戚竹音之父,原四将之一的“苍郡霆鼓”;
(15) 陆平烟:陆广白之父,边沙伯→边伯侯;号称“边城虎狼”,原四将之一的“边郡飞霜”,驻守边郡大漠;
(16) 戚 尾:戚竹音副将;
(17) 红 缨:戚竹音指派跟在花三身边保护的人;
(18) 江青山(字万霄):厥西布政使,二品封疆大史;
(19) 柳 娘:江青山妻子;
------------------ ------------------ ------------------
(四)中博群像
(1) 周 桂:茨州州府;
(2) 孔 岭(字成峰): 澹台龙师爷→周桂师爷→大靖相辅;中博灯州人;
(3) 余小再(字犹敬):都察院正七品监察御史→中博臬台(具备巡查直报权利);
(4) 尹 昌:茨州守备军指挥使;
(5) 高仲雄(字神威):国子监学子→韩靳幕僚→潘逸幕僚→茨州胥吏,来自渝州;
(6) 颜何如:河州颜氏小公子,茶商出身,喜好奢华;
(7) 罗 牧(字梦正):茶州州府;
(8) 雷常鸣:雷惊蛰亲舅舅,端州流匪,大本营位于端州与敦州之间的洛山,系茶州人;
(9) 雷惊蛰:端州总指挥使朱杰庶长子,敦州洛山土匪;
(10) 历 熊:原雷惊蛰手下的大力憨匪→收归沈泽川麾下;
(11) 霍凌云:霍庆嫡长子;翼王男宠→端州锦衣骑同知;
(12) 既 然:一灯大师徒弟;
(13) 蔡 域:茶州土匪头;
(14) 蔡 氏:蔡域之妹,罗牧第十四房小妾;
(15) 徐老爹:茨州衙门衙役;
(16) 翼 王:樊州、灯州土匪头子;
(17) 杨 裘:樊州土匪;
(18) 方老十:灯州土匪;
(19) 六 耳:雷惊蛰的“信鸽”;
(20) 丁 牛:雷惊蛰手下的土匪;
(21) 颜 渺:颜氏家生子,敦州当铺掌柜兼传话伙计;
(22) 柳 空:澹台虎帐下兵;
(23) 翠 情: 雷常鸣相好,樊州老鸨,白茶鸨母,端州人;
(24) 梅 老:赴姚温玉清谈会的清谈学者,来自琴州;
(25) 尤 檀:柳州州府;
(26) 陶 茗:槐州州府;
------------------ ------------------ ------------------
(五)边沙十二部
(1) 阿木尔:边沙六部统领,出身嘹鹰部;
(2) 哈 森:阿木尔之子;
(3) 朵儿兰:哈森之妻,来自胡鹿部;
(4) 巴 音:胡和鲁副将→哈森随行;
(5) 老智者:巴音老师;
(6) 胡和鲁:阿木尔养子,突袭离北东南营地的边沙主将,出身长鹫部;
(7) 乌力罕:和哈森一起在雪夜伏击萧方旭的蝎子;
(8) 吉 达:押运床子弩的边沙蝎子;
(9) 海日古:敦州小蝎,母亲是被送给青鼠部的灯州人;
(10) 阿 赤:接替海日古的黑蝎子首领;
(11) 苏 蒙:青鼠部主将,曾任哈森副将;
(12) 达兰台:苏赫巴兽的亲兵,有熊部现任首领;
(13) 查 干:格根哈斯及朵儿兰父亲,来自胡鹿部;
(14) 卓 力:中博兵败案跟随阿木尔深入中博的四脚蛇;
(15) 巴雅尔:蒙驼部首领;
(16) 乌 雅:巴雅尔女儿;
------------------ ------------------ ------------------
(六)活在生者记忆或台词里的角色
(1) 永安帝:光诚帝父亲;
(2) 光诚帝:李建恒、李建云、秦王、李剑霆父亲;
(3) 秦 王:光诚帝儿子;
(4) 秦王妃:光诚帝儿媳,秦王王妃,李剑霆生母;
(5) 冯一圣:原四将之一的“雪关银枪”,左千秋义父,驻守锁天关;“大周儿郎雪关梦,谁人不识锁天枪”
(6) 纪无凡:光诚帝时期锦衣卫指挥使,左千秋、纪纲、纪雷养父;
(7) 沈 卫:端州建兴王,沈兰舟生父;
(8) 白 茶:端州舞妓,沈兰舟生母;有“洁白如玉, 质料似瓷。浓妆淡抹,馆中第一”之称;
(9) 沈舟济:沈卫嫡长子;
(10) 花娉婷:纪纲之妻;
(11) 纪 暮:纪纲之子,咸德三年升端州守备军小旗;
(12) 澹台龙:澹台虎胞兄,敦州守备军指挥使;
(13) 一灯大师:妙手神医;
(14) 翠 兰:陆亦栀的侍女;
(15) 昌宗先生:姚温玉、薛修卓、奚鸿轩少年时期的以苛刻闻名的教书先生;
(16) 柳 氏:江青山之妻,来自白马州;
(17) 明 藏:孔湫提拔的朝官;
(18) 乔康海:乔天涯父亲,永宜年间任职兵部;
(19) 江 峻:咸德元年户部都给事中(薛修卓同僚),江青山同族兄弟;
(20) 曹 呈:永宜年间入都诉冤的丹城白衣;
(21) 陆 氏:李建云生母;
(22) 乐 氏:李建恒生母;
(23) 彭方苗:咸德四年以后下放灯州任灯州州府;
(24) 霍 庆:灯州守备指挥使,霍凌云之父;
(25) 朱 杰:雷惊蛰之父;
(26) 小银蕾:朱杰妾室,雷惊蛰之母,雷常鸣妹妹;
(27) 苏 德:光诚帝年间悍蛇部首领;
(28) 苏日娜:阿木尔之妻,苏德之妹;
(29) 格根哈斯:朵儿兰哥哥;
(30) 苏赫巴兽:有熊部原首领;
南明永历的锦衣卫是什么样的存在?
锦衣卫 ,明朝官署名,最早是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改为"亲军都尉府",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改名为“锦衣卫”
锦衣卫有很大的权利,可以抓任何人,可以说除了皇帝,其他的都能抓,而且抓完还可以秘密审讯,还可以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所以上也造成过很多的冤案和错案。
所以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便下令废除了锦衣卫。
明成祖朱棣时期,又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
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
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说,明之亡于厂卫,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陷顺天府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了,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时的大明王朝算是已经宣告灭亡了。
而逃亡到南方的称帝的朱由崧和朱聿键都被杀后,剩下的大西军余部和明朝官僚联合起来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是为永历帝,由于清朝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 ,称呼加"伪"是对南明朝廷的蔑称。辛亥革命以后官方开始把这段历史改称为"南明"或"后明"。
那么南明时期的锦衣卫还存在吗?答案是存在的。
自成组朱棣重启锦衣卫之后,锦衣卫的官职在明朝历史上就一直存在的。
永历年间的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帝的安全,并与清军对抗。
直到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绣春刀裴纶是什么级别?
绣春刀中的裴纶是北镇抚司的百户,和男主角沈炼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只不过他们属于不同的两个部门,沈炼是南镇抚司白户,裴纶是北镇抚司白户,属于是锦衣卫中的底层负责人之一,可以管辖几百人,这个级别在大明的官府中属于小官,品级不到七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小的锦衣卫喽啰,但是因为白户已经走了一部分自助审讯权利,所以还是让很多人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