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喷药选择什么时间适宜?
喷药时间选择适宜的喷药时间,利于作物对药剂的吸收利用,一般选在晴天无风上午露水干后,10时前使用或下午4时后使用。 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块茎蛾、蚜虫等。 一、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一)、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此外,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应当高培土。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最好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处田块,防止收获的薯块与之接触。 (二)、癌肿病 选用抗癌肿病的品种并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可以防止癌肿病的发生。封锁感病地区、禁止从感病地区调运马铃薯特别是种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没有发现有效防治癌肿病的化学病剂。 (三)、粉痂病 用甲烷钠熏蒸土壤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种植马铃薯或长期与牧草轮作,可显著降低该病害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四)、早疫病 叶片喷施有机杀菌剂可以减少早疫病的蔓延。当早疫病较为严重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防治,用量为每亩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防治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间隔10天左右。 (五)、干腐病和萎焉病 选用无病种薯,用化学保护剂处理切块的种薯,可以把切好的薯块蘸一层7%~8%的杀菌剂粉剂;生长期间有良好的水分管理和轮作;不在带有萎焉性镰刀菌的田块里种植马铃薯。 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一)、青枯病 轮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小种(小种3)的办法,但对小种1很困难,因为它可以感染其他作物或杂草(尤其是茄科)。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青枯病的药剂。 (二)、黑胫病和软腐病 避免将马铃薯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不要过度灌溉。成熟后尽量小心地收获块茎,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块茎在贮藏或运输前必须风干。某些品种的抗性要较其他品种高一些。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胫病和软腐病的化学药剂。 (三)、环腐病 使用无病种薯,防止切刀传播此病害。 (四)、疮痂病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以保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重复种植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如红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萝卜(该病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抗疮痂品种对防治该病害非常有效。 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维持土壤中pH值在5~5.2之间。避免过多施用石灰,如果需要,最好使用含白云石的石灰。“酸性疮痂”可以通过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即在发病初期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进行喷施2~3次,间隔为7~10天。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温室和网室生产微型薯)可以用土壤熏蒸剂来进行土壤消毒。 三、马铃薯病毒性病害 (一)、马铃薯卷叶病 马铃薯卷叶病毒是最主要的马铃薯病毒性病害,在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普遍发生,易感品种的产量损失可高达90%。可以在种薯繁育时淘汰病株,筛选健康植株来防治马铃薯卷叶病毒。系统杀虫剂可以降低病毒在植株内的蔓延,但不能防止从邻近田块带毒蚜虫的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已知的可通过热处理来消除的马铃薯病毒。选用脱毒种薯,种植抗卷叶病毒的品种可有效防治该病毒。 (二)、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可通过无性选择和种薯繁育过程中淘汰病株来防治。选用脱毒种薯和抗性品种对防治该病也非常有效。 (三)、花叶病 在种薯繁育过程中通过无性筛选和使用脱毒种薯可以防治X病毒、S病毒和M病毒病害的发生。当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时,淘汰病株是很有用的。抗X病毒的品种很有效。 (四)、印花和奥古巴病 防治方法是在种薯生产过程中淘汰病株和使用农药消灭病毒的传媒。 四、马铃薯主要害虫 (一)、桃蚜和其他蚜虫 利用蚜虫的天敌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瓢虫科的甲虫和食蚜虫的黄蜂以蚜虫为食。药剂防治应注意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如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醋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蓟马 干旱条件有利于蓟马的繁殖,适时灌溉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也可用40%辛硫磷乳油和40%乐果乳油的15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三)、叶蝉 马铃薯田与豆类作物隔离可防止叶蝉侵染。选用抗性或耐性品种或用农药进行防治。可以每亩使用20%叶蝉散乳油100克兑水后喷施叶片,或每亩用40%乐果乳油75~100克兑水喷施。 (四)、马铃薯块茎蛾 可以通过一些耕作措施来减轻,如避免在最热和最干的季节种植马铃薯;灌溉防止土壤干裂以阻止蛾接近块茎;适当培土覆盖块茎;使用外激素诱捕和控制田间种群;使用杀虫剂。薯块贮藏期间,特别是种薯,可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或者使用杆状细菌。同时,驱虫植物、按树或马缨丹可保护贮藏的薯块。入窖前对薯窖进行消毒,用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用长0.5米,宽7厘米左右的纱布在药剂中浸泡后,每隔一米挂一条,然后封闭窖门,熏蒸7-10天即可。 (五)、地老虎 点状或田间局部感染时,可以集中施用杀虫剂,如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澳氰菊醋乳油2000倍液和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喷施对防治1-3龄幼虫非常有效。对3龄以上的幼虫或成虫可在黄昏时将含有糠、糖、水和杀虫剂的毒饵放在植株的基部进行诱杀。 (六)、金针虫 在牧草区种植马铃薯以前必须通过适当的翻耕和作物轮作而减少土壤中的金针虫数量。在金针虫危害严重时,每亩可用4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细土25~30千克,播种时撒施在种薯旁边。 (七)、白色蛴螬 深耕后日晒和霜冻以及鸟类捕食。不易通过使用杀虫剂来防治。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细土25~30千克,播种时撒施在种薯旁边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八)、螨虫 避免温暖、干燥、灌溉不足和过度使用杀虫剂杀死螨虫天敌。螨虫砍割严重时(每叶达2-3头)需用杀螨剂,如用40%螨克(双甲眯)乳油加水1000~2000倍喷施叶片。 (九)、潜叶蝇 潜叶蝇有较多的自然天敌,应保护天敌。成虫可以用黏性的黄色诱捕物诱捕。必须防止植株开花前受到近1/3的危害。如果需要,应当使用对成虫或幼虫特别有效的药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斑潜净是一种很有效的药剂,药剂稀释倍数1000~2000倍,每亩用量25~60克。施药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忌在晴天中午施药。施药间隔5~7天,连续用药3~5次,即可消除潜叶蝇的危害。 (十)、白粉虱及其他粉虱 防治措施应当着眼于恢复生态平衡和培育白粉虱的有效天敌,因此,应当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杀虫剂。建议在田块的边缘种植玉米或高粱或交替休闲以促进生物防治的天敌的发育。如果必须打药,应当使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以及20%灭扫利乳油200倍液等药剂,它们均可有效地消除粉虱危害。
恶酮霜脲氰使用方法?
恶酮霜脲氰可以治疗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疫病、莴苣霜霉、葱韭疫病、芹菜晚疫病等病害。防治黄瓜霜霉病,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使用20-40克,兑水喷雾防治,施药3次,间隔7-10天施药一次。恶酮霜脲氰对作物的保护期较长,比目前常用杀菌剂长3-5天。
一、恶酮霜脲氰治疗啥病
1、噁酮霜脲氰为噁唑菌酮和霜脲氰的复配产品,主要防治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疫病、黄瓜叶斑病、辣椒茄子疫病、莴苣霜霉、葱韭疫病、芹菜晚疫病、花卉霜霉病等病害。
2、对于黄瓜霜霉病,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用量为20-40克/亩,施药3次,间隔7-10天施药一次。
3、该复配产品治疗速度极快,施药15秒后就可开始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及时将病害损失压低。该药物对作物的保护期较长,比目前常用的杀菌剂保护期长3-5天。
二、恶酮霜脲氰使用禁忌
1、恶酮霜脲氰不宜与碱性农药、肥料混合使用。
2、该药物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施药时应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域;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中清洗施药器具。
3、若未能及时用完之药剂,则必须密封保存;清洗喷雾器的废水需倒入废水沟,不能污染河水、井水或水源。
4、黄瓜和辣椒使用恶酮霜脲氰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黄瓜最多使用4次,每季辣椒最多使用3次。
5、噁酮霜脲氰的药膜较为牢固,不容易被雨水冲掉,因此适合在雨季使用
马铃薯晚疫病用什么药最好?
病害名称】:马铃薯晚疫病
【症状特征】: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苗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一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鄂马铃薯1号、2号,坝薯10号,冀张薯3号,中心24号,I一1085,矮88—1—99,陇薯161—2,郑薯4号,抗疫1号,胜利1号,四斤黄,德友1号,同薯8号,克新4号,新芋4号,乌盟601,文胜2号,青海3号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用丙森锌,百菌清,禾技,可杀得三千等防治
马铃薯腐烂应怎样防治?
马铃薯腐烂症状及防治方法:
1、晚疫病【病害症状】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防治方法】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
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
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马铃薯的糖尾(烂屁股)成因是什么?
根据清江鹤多年的田间诊断经验,马铃薯烂屁股的成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与马铃薯严重侵染晚疫病有关:这是马铃薯在田间和贮藏以后块茎烂尾的最主要原因。只要马铃薯在田间生长期间,感过晚疫病,马铃薯块茎都不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感病时以叶,叶柄,茎及块茎等病状为着生点,发生霉轮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变黑焦枯。
感马铃薯晚疫病的植株地下块茎很容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发生并发症,而出现腐烂。
故当田间马铃薯出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可以用银法利,克露,抑快净,安克等药剂掌握好施药时间,抢晴天及时喷药。一周后观察病情,调整药剂量,再次喷施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进一步扩展。
二,与马铃薯感早疫病有关:类同于马铃薯晚疫病。重要区别点在于马铃薯晚疫病是疫霉病菌,早疫病是茄链格孢病菌引起。晚疫病是在病斑是长白色霉层,而早疫病是长黑色霉层。晚疫病没有同心轮纹,而早疫病病斑有同心轮纹。晚疫病致马铃薯块茎软腐,而早疫病致马铃薯块茎干腐。结果都会引起块茎腐烂。
三,与田间积水有关:种植马铃薯地块地势低洼,四处地表水都往低洼处积蓄,致土壤涵水量长期偏高,明水不能排暗水降不了,使块茎长期淹涝,通透性差而使马铃薯块茎烂尾。
四,与收获期降水有关:马铃薯在营养生长期田间土壤持水量可以保持在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间。甚至到了结薯期,土壤持水量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但是到了成熟收获期,土壤持水量只能保持在百分之五十至六十。而且只要田间积水超过三十个小时,就会引起烂薯。所以,收获期集中降水和遭遇长时间降水集中天气都可能致马铃薯块茎糖尾。
五,与收获时间有关:主要是没及时采收而收获时气候又不好不能采收致马铃薯块茎长时间埋在地里,在缺氧的环境中发生变质。当然这也与前边几个原因综合致病相关,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