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养猪吗?有什么技巧?
如果与其他农家汉子比起来,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大中坝村六组的罗祖伟算小有成就,他不仅拥有一个规模养猪场,而且养猪挣钱最多的年份,一年就挣得19万元,这在农村已经是出类拔萃。
尽管在别人眼中,罗祖伟是一个成功的养殖户,但小罗却有着自己的苦衷:“我今年38岁了还没娶上媳妇,很多姑娘一听我是养猪户,扭头就走。”对于这种世俗的观念,罗祖伟不能理解。
其实,罗祖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早在多年前,他就只身一人走南闯北,全国各地去打工,曾经在浙江打工10年。由于离家太远,再加之工作不好干、不挣钱,小罗才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
回到家乡,小罗创办了这个规模养猪场,以此来发家致富。农村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说,相对于其他行业,养殖风险确实高出不少。就拿刚刚过去的一年来说,罗祖伟的养猪场存栏量达到400头,由于猪价下滑等原因,他不仅没有挣到钱,还亏了9万元。
不过,小罗也有风光的时候。就拿2016年来说,整个养猪场存栏量只有200头,而那一年,小罗挣了19万元。一年能挣19万元,这在农村相当了不起,周围的乡亲们都向小罗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小罗的婚事一直搁浅。小罗介绍,养猪8年,虽说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却没有一个姑娘看上咱。”小罗谈到,之所以自己的婚事一直搁浅,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与职业相关。
对于这种世俗的观念,小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虽然养猪脏点儿、累点儿,但这样挣钱花得踏实。罗祖伟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姑娘,与他共同开创养猪事业,能在广阔的农村打拼一番。
小规模山猪场如何进行后备猪的选留?
为了使养猪生产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保持种猪群以青壮年 种猪为群体的结构比例,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25%〜 30%的后备公、母猪,来补充、替代年老体弱、繁殖性能降低的公、母猪。下面介绍几个选留的阶段,每一阶段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后备猪直至配种。
(1)父母本的选择育种场要从核心母猪与优秀公猪的后代 中挑选。商品猪场也必须是血统清楚的优秀公、母猪的后代。种 公猪要生长发育良好,伺料报酬髙,胴体瘦肉率高,无遗传隐 患。种母猪要产仔多,哺乳力强,母性好,且产仔2窝以上,窝 产仔猪头数多,初生体重大。
(2)仔猪出生季节的选择选留后备母猪一般多在春季,因 为春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青饲料容易解决,好饲养,到当年 8〜9月份体重、月龄均可达到配种的要求,体况、体质和生理 机构均已成熟,能及时参加配种。
(3)窝选仔猪断奶后,公、母猪分开饲养,直到小母猪体 重达到65千克左右时,依据其父母的性能,再参考个体发育情况,从同窝仔猪中挑选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好,增重快,体质强 壮,断奶体重大,有效乳头不少于14个,并且排列整齐均匀, 无瞎乳头、内翻乳头,外形无重大缺陷的母仔猪。
其选留的头数 应是选留猪的2。 5〜3倍。选留的小母猪按5〜10头分组伺养。
(4)第18周龄淘汰四肢短粗、体格不匀称、生长发育不 良或者是有突出缺陷的个体。挑选体躯结构合理、肢体结构理 想、健壮的个体。
(5)第26周龄后备猪26周龄时各组织器官已经发育到一 定程度,优缺点更加突出。
可根据体形外貌、生长发育状况、性 成熟表现、外生殖器官的好坏、背膘厚薄等性状进行严格的选 择,淘汰量较大。
(6)配种前的选留后备母猪在转人配种舍前,即初配前进 行最后一次挑选。在31周龄左右,淘汰个别品种特征不明显、 性器官发育不良、生长发育慢、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状不明 显的后备母猪。
凡是在18〜24天发情,且征兆明显,四肢、乳 头数、生长速度和背膘厚度等指标均符合品种特征的,可鉴定为 合格的小母猪。在其第三次发情时可进行配种。
(7)母猪繁殖配种和繁殖阶段的选留该时期选留的主要依 据是个体本身的繁殖性能。对下列情况的母猪可考虑淘汰:至7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者;在一个发情期内连续配种3次未受胎 者;断奶后2〜3个月无发情征兆者;母性太差者和产仔数过少者。
种猪育种方法和技术?
答:做好种猪发情鉴定,选择优质公猪精液,把握最佳时机输精配种就可以了,或者本交也行。最后还要做好妊娠诊断确保怀孕就可以了。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
1、引种
初次引种,在选择供应单位时,尽可能减少供应单位数量,尽量做到种源引种供应单位的单—性;同时需考察种猪健康水平,有必要要求供应商提供血清检测报告及其健康历史。要让本场兽医与对方兽医沟通讨论,商定一套适宜的隔离与本土驯化计划,确定隔离期、检测与免疫接种需要。
2、隔离舍
规划设计
在猪场设计中,隔离区最好坐落在生产区的边界之外。隔离舍与大群之间的理想距离是4.8公里,但至少要达到400米。从布局上应考虑主流风向和表水径流,确保不会将污染从隔离设施带到大群。
管理
场区内基础设施设备和建设要符合管理要求,生产工作须科学化、养殖记录要规范化,区内的猪群要有可追溯标识。按照全进全出模式运营,所有引进种猪都应与大群隔离不少于八周,其中四周完全隔离,在第四周时由兽医对猪进行采血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任何动物都不得从隔离舍转出。
3、生产流程
各单位应采用全进/全出生产系统,以降低饲养环境中的病原水平。当病原水平高的时候,这种系统能够降低发病风险。而且,还能防止疾病从高日龄猪只传给小日龄猪只,从而改进猪场的健康状态和生长速率。
4、猪舍布局
在中国养猪建设过程中,根据规模大小,可分为一点式、两点式、三点式或多点式布局。较小规模的猪场可根据土地面积大小设计一点式,这样管理比较方便;大规模的猪场(如超过2400头母猪的猪场),可根据管理要求设计两点式或三点式,每个区域布局可根据主风向把保育区放在上方向,其他饲养区域可布局在下风向。
5、封闭猪群与扩繁
封闭猪群是生物安全的关键要点之一,可以将疾病入侵的风险降至最低,保障舍外环境对猪只的影响,有利于舍内小环境的调节,给猪只提供舒适的环境要求,有助于猪群内部健康状态的稳定。
6、环境控制
当前建设的猪场均为密闭性猪舍,因此猪舍内部的环境对猪群的健康和生物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的环境系统设计上,猪舍环境控制系统是一个整体,应当根据猪只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综合考虑栏体设计、地板设计、空间设计、排污设计、房舍结构等一系列因素。从而确保猪舍空气的良好,给不同阶段的猪群提供最佳适宜的温度。
7、供料方式
料塔是生物安全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在猪场供料方式设计上尽可能将料塔设计在场外靠近猪舍的地方,饲料运输车不进入猪场。同时定期清空、清扫料塔,确保料塔保持密闭、干燥。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用集中供料的输料模式,从供料环节减少生物安全隐患。
8、消毒
生物安全措施应着重考虑设施和设备的卫生。应当系统地对猪场进行消毒,包括:猪群内正在使用的设备的清洗消毒、场内使用的车辆的清洗消毒和人员进出猪舍的消毒等。消毒过程包括:喷雾消毒、清洗(人员需要洗澡),再用合适的、高效的消毒剂按照标签说明进行消毒。
9、人员
尽管最容易传播疾病的方式是猪只的转群,但通过猪场人员造成的疾病引入的风险也很常见。要想降低经人员引入疾病的风险,必须对猪场员工进行系统生物安全的培训并严格要求,从人员角度最大限度确保生物安全。
10、出猪台设施
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中,出猪台设施是仅次于场址的重要的生物安全设施,也是直接与外界接触交叉的敏感区域,因此,建议建造出猪台时需:
划分明确的出猪台净区和脏区;
出猪台的设计应保证冲洗污水不能回流猪舍;
建造防鸟网和防鼠措施:
保证出猪台每次使用后能够及时彻底冲洗消毒;
出猪台应设计在猪场下风向或距离生产区更远的区域。
内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控制猪场已有疾病的扩散,尽可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外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避免新的病原侵入猪群。以下将详细解读猪场外部生物安全措施。
如何让猪场“百病不侵、坚不可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经历过非洲猪瘟洗礼过的养殖户来说,其内心是彷徨的,有的甚至直接退出了养猪行业,特别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很多养殖户在一声叹息中选择了不再养猪。导致这种结果,跟生猪的出栏量有很大关系,有的养猪场原本年出栏量成千上万头,可因为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病,导致出栏量大幅度下降,有的甚至全部中招,就像我们村里,一些散养户补栏复养多次依然没有成功,如今直接放弃养猪了。
一、养殖户为何希望猪场百病不侵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养猪是很常见的事,很多地方把猪肉视为肉类的第一选择,原来不少农民养猪过年,可经历了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猪病后,很多养殖户深刻地认识到,想要把仔猪养到顺利出栏,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就连雏鹰农牧这样的养猪大户,最终也被淘汰出局。在高峰时,生猪价格达到20元/斤,出栏一头220斤的生猪,成本价算7元/斤,那么产生的毛利可达到2860元,出栏100头健康的生猪意味着就有28万多元的利润,可以说利润可观。可如果养猪场里的猪发病了,出现较大范围的猪病,那么意味着养猪收入会明显减少,甚至辛苦一年还倒亏不少钱,因此,希望养猪场能够有很强的抗病能力。
二、养猪场真的可以实现百病不侵吗?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哪个养猪场能达到真正的无菌环境,真要做到那个程度,养出来的猪恐怕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这就跟人一样,如果把人长期在无菌的环境下生活,那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实际生活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自然界中的细菌有不少是益生菌,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抵抗力。虽然养猪场做不到长期无菌环境,但为了提高生猪存活率,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比如说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猪场选址。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不能作为养猪场,在适养区也要注意不能随意选址,周边有化工、农药等生产企业的,不能选用,周边有其他养猪、养鸡等场所的,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周围3公里以内没有其他养殖项目,也远离人们的生活区,那就相对合适,像有的养猪场选择在较为偏僻的山里,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提高生猪存活率的。
2、加强养猪场人员、车辆等管理。养猪过程中,人员、车辆需要进出养猪场,频道进出养猪场,很容易携带一些病菌进入,一旦生猪感染了相关病菌,那么很容易中招。特别是运饲料、仔猪到养猪场的,消毒不严格,管理不规范的,很容易出现其他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给直接进入养猪场,新购买的饲料堆放位置离饲养区要隔100米以上,车辆、人员进入养殖区需要全面消毒,人员最好穿戴专用的衣服、鞋帽等。有的养猪场管理松懈,最终让自己遭受很大的损失。
3、落实养猪场的日常消毒管理。养猪场日常的消毒,可以说是预防猪病的重要举措,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很有必要,使用消毒液时,要控制好使用量和浓度,确保消毒区域不留死角。同时,还要结合天气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比如说南方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温湿度容易偏高,养猪场容易出现发霉现象,而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比如饲料有霉变,给猪吃了就容易生病。
4、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管理水平。养猪场的防疫水平,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生猪存活率高的养猪场,其养猪场内会有很完善的管理制度,每一个环节都会很重视,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不再是传统的养猪模式。另一方面,养殖户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尽可能推动养猪场智能化建设,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这样养猪场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自然而然养猪的效益也会提升。
综上所述,无论什么样的养猪场,是很难达到百病不侵的,只能想办法降低生猪中招猪病的风险。实际上,养猪收益的高低,一方面跟生猪存活率、投入成本有关,另一方面跟饲养规模、生猪价格有关。有时存活率很高,可生猪价格低于成本价,那么养猪同样不挣钱。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如何让养猪场百病不侵,坚不可摧”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