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吗,他的母亲又是谁?为何?
其实这一家子的身世都挺复杂的,但是这才更显的伟大,一位皇后,两位大将军。
首先虽然卫青和卫子夫是兄妹,但是人家也不是就兄妹两人啊。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卫少儿,并不是卫子夫。
实际上卫青并不姓卫,应该姓郑。卫青的母亲也就是霍去病的姥姥,开始只是平阳侯府家的女仆,后来嫁给了一位姓卫的男子。她与这个卫姓男子一共有四个孩子,其中卫子夫是最小的女儿,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老三,所以卫子夫是霍去病的小姨。
等到卫姓男子去世之后,她与平阳侯府家的县吏郑季私通,这才有了卫青。但是卫青跟随父亲之后,因为不受待见,便回到平阳侯府家做了马夫。
幸运的是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了,卫青就偷偷改姓卫,这样依靠着同姓姐弟的关系生活会好点。
而霍去病的母亲则成为了平阳侯府家的侍女,卫少儿走上她母亲的老路,和霍仲孺私通,这才有了霍去病。因为霍去病的父亲不敢认他,而且不仅卫子夫进了皇宫,卫青也慢慢展露头角,所以霍去病和母亲一直在自己舅舅家生活。
是不是有点乱,整理一下。卫青和卫子夫以及卫少儿是同母姐弟,所以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的母亲并不是卫子夫,而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卫子夫是霍去病的小姨。
翟去病是如何死的?
历史上并没有阐述霍去病的死因。首先霍去病是个私生子,但是他又是卫青的外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又深得刘彻的宠爱。所以霍去病成了皇亲贵族,并且是个“私生子贵族”。既然卫青是朝中大将军,卫子夫又是又深得宠幸,那么肯定都有许多政敌。这种情况,卫青就带着霍去病打匈奴刷战功。
霍去病也很给力,人聪明打仗也拼。慢慢的积累了赫赫战功成了大司马,与舅舅卫青共掌全国兵马。霍去病当时又十分年轻,在匈奴心中绝对比卫青的威胁还要大。所以很有可能是朝中敌对之人勾结匈奴下毒暗害致死。毕竟才二十四岁,得病死的几率不高。
高人指点还是无师自通?为何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能成为一代战神?
历史上,对霍去病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赞赏的,这里先引一段很有见地的评价,之后再来分析为何霍去病年轻轻的就能成为一代战神。
宋朝武学博士何去非评价霍去病说:“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贱隶,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二人者之能,岂出于素习耶?亦天之所资也。是以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知其为晓兵矣。”(《何博士备论》 .文献网[引用日期2014-02-17])
这一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起先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大都以一些世家宿将出马的,战于塞下便止步不前了,而奴隶出身的卫青,还有顽皮孩童成长起来的霍去病,却能转战万里,攻无不克,威震天下,他们的军事能力不是靠平时学习训练而来的,而是靠天资,他们天生就有很善于打仗的禀赋;二是汉武帝要教霍去病学孙、吴兵法,而霍去病则说:“打仗靠兵略又能怎样?不必去学古代兵法。”可见,征战技巧不是靠兵法传下来的。之前没有人像霍去病这样说过,是他第一次说出如此睿智的话,这足见霍去病对军事技巧是个行家里手。
同时,从武学博士何去非这一段话中还可以看出霍去病早年学兵的一些经历,首先,霍去病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作为帝王,他亲自来教霍去病学孙武兵法,关系如此紧密,这很有利于以后霍去病被重用;其次,霍去病年少时就很有军事天赋,对领兵作战的看法与常人大不一样,他不那么重视兵略、兵法,而更重视在实战中的灵活机动,临场发挥。他与历史上的赵括是大不一样的人。
霍去病(剧照)第一,私生子出身,却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不一般的女主
霍去病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出生的,从他的出身来看,并不好,他一个私生子,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的小官员霍仲孺的私生子。平阳侯府在当时地位显赫,它是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与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的府邸。霍仲儒安平阳侯府当差,侍奉平阳侯,而平阳公主的侍女卫少儿与霍仲儒相好了,两人私通,后来,霍仲儒当差期满便回到了平阳县,而平阳侯府里的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霍去病出生之后,卫少儿没有再与霍仲儒联系,卫少儿也没有告诉霍去病他的父亲是谁。所以,霍去病从小就不知道他父亲是谁,跟没有父亲差不多。
而霍仲孺回到了平阳县后,也没有再与卫少儿联系,他娶妻生子,生下了霍光。该说这霍仲孺是很厉害的,与侯府侍女私通,生下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骠骑将军、大司马,后来回家结婚后又生下了汉昭帝时的辅政大臣、汉宣帝时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当然,他的两个儿子的成功要归功于平阳侯府的女主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姐弟两人关系很好,平阳公主是比较开明有政治头脑的,她的侍女卫少儿与霍仲孺私通,她没有怪罪卫少儿,反而在卫少儿生下霍去病后,对霍去病很好,并且,对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也很好,霍去病和霍光才有机会获得汉武帝的重视和培养。
霍去病与汉武帝(剧照)卫少儿有一个妹妹卫子夫,从小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而平阳公主将她推荐给汉武帝,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此后,卫氏一家受到了武帝的庇护,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原本是太平公主的骑奴,常跟平阳公主左右,后来被推荐给汉武帝,成了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大司马,卫氏一家成了显贵。
霍去病的父亲品德不行,丢下怀孕的卫少儿就走了,而霍去病却是有情有义的。当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便在出征途中路过平阳县时,在平阳县传舍与霍仲孺见面,向当年抛弃了他和他母亲的生父霍仲孺下跪,非常恭敬地表示:“去病早先不知自己是大人之子,未能尽孝。”霍仲孺羞愧万分,他惊恐地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这位从未尽过父亲责任的生父置办了田宅,添了奴婢,并将他的同父异母弟霍光带到长安培养。后来霍光成了一代权臣。
第二,初战即封侯,养成自己的作战风格
霍去病在少年时就“善骑射” ,沉默寡言,处事执着,汉武帝很喜欢他,霍去病很年轻时就让他当侍奉在身边,还亲自培养他。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任命为票姚校尉,那时他才17岁。随后,他开始跟着他的舅舅卫青一起出征,进入漠南,袭击匈奴,他领轻骑八百,甩掉了匈奴大军,突袭“利”,所斩杀和捕捉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汉军损失的人数,斩获匈奴兵多达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层官员,特别是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名为产的籍若侯,并把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也俘虏了。因为战功卓著,霍去病首战后便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享邑一千六百户。(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之所以能首战便能大捷,是因为他有非常独特的备战和征战方式。他的战略战术是极为独特的,他在用兵策略、征战方式、选兵用兵、后勤保障和赏罚方式上都极具特色。
在选兵方面,由于霍去病获得了汉武帝的特许,他有权在汉军中挑选他所看中的士兵,所以他能选到他满意的士兵。他选拔士兵的方式很特别,他不靠比武,不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像后来的湘军那样),而是敢死而无后顾之忧的,比如,非嫡长子,有多个兄弟的,难以继承家业的,甚至曾经犯过事想洗刷耻辱的,还有就是有特别专长的,获是武功高强的。总之,不怕死,能打硬仗,善于打仗的人。
在带兵方式上,霍去病是很奇葩的,他并不像古代名将们那样表现得与兵将们同甘共苦,不会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为士兵治伤等,而是高调地张扬自己,他有自己的厨师,吃住比士兵高级得多,他从来也不掩饰自己比士兵高贵,是高高在上的统帅,而他手下的将帅却特别地服从和崇拜他。
这当然与他的赏罚的特别方式有关,他重赏严罚,赏罚分明,在赏的方面兑现特别及时。由于霍去病多是采用奇袭、突袭的方式作战,所以,生死难料,所以,他必须采用重赏方式,一有战功,立即重赏,士兵征战,一旦有了战功,便能一辈子吃穿不愁,重赏之下,兵将很有战斗力,皆是能嗷嗷叫往前冲,能所向披靡。
在征战战方式上,霍去病是最具特色的,他与他舅舅卫青的作战方式决然不同,卫青求稳周全,险中重稳,谨慎征战,而霍去病在战斗中可谓无法无天,他从不拘泥于兵法,从不按规则出战,什么战术是有效的他就用什么战术,他什么都干,其用兵方式常出于匈奴意外,也出乎武帝意料。他打仗神出鬼没,让匈奴防不胜防。他打仗像一阵风,飘风不定,哪儿都敢打,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没有正面与背面之别,当匈奴正防着他的正面攻击时,他却抄了匈奴的老窝,他带兵出击,让无处防备,心惊胆战,不知道霍去病会从哪来冒出来。他经常神鬼莫测地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突然狠狠地给匈奴一顿猛揍,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后勤保障上,霍去病也很特别。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霍去病则从来都不备足粮草,他不让粮草成为骑兵的包袱,常常是就地取材,打到哪儿便在哪儿抢粮草,把敌人的粮仓变成了自己的粮库,自己不用带粮草,却总是能从敌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保障。因为霍去病带兵作战太灵活,神出鬼没,回旋的余地太大,所以,他总能有机会获得敌人提供的后勤保障。这一特点是别的将领想都不敢想的,因而,作战谨慎的卫青常常为他的外甥霍去病担心。
总之,霍去病领兵作战,便形成了自己极有特色的作战风格,率领不怕死的骑兵,集中各种有特技的人才,在大灵活性地左冲右袭,旋风式地四处出击,在匈奴的领地上如入无人之境。匈奴将领遇到了霍去病很绝望,闻其名胆寒心颤。霍去病的骑兵比匈奴人的骑兵更是“精骑”,所以,匈奴人遇到霍去病,一点也没辙,毫无应对之招,所以,霍去病常常能大获全胜。
霍去病雕像第三,打通河西,创造了汉军征战匈奴的奇迹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他在这一年的春、夏两季率兵进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
在春季征战中,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征陇西,再次征讨匈奴,并由此拉开了打通河西走廊的战争序幕。霍去病率精骑越乌鞘岭,接连在匈奴五国中征战,捕获大量俘虏及辎重物品,但他下令全都舍弃了,继续率军突袭,差一点就将伊稚斜单于的儿子捉捕了。之后,霍去病又越过焉支山,进击一千多里,连战六日。霍去病的精骑于皋兰山下斩杀了兰王、卢侯王,活捉浑邪王子和匈奴相国、都尉,缴获修屠王的祭天金人。其突入区域之深,战果之显赫,是此次汉军所没有的。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共歼敌一万八千余人,缴获物品无数,但很多都在征战途中扔掉了。汉武帝见霍去病战国显赫,加封他食邑二千户。
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征河西,他们分两路进军,本想在分路夹击之后再会师,但公孙敖在征战途中却迷路了,失去了与霍去病会师的机会。此时,霍去病独自率军长驱直入,他绕过居延,越过小月氏,深入至匈奴境内两千余里,大迂回大穿插,率军插至祁连山脉的西北部,从匈奴侧背突然向匈奴进行突袭,击败了匈奴镇守在河西的浑邪王、休屠王两大势力,擒住了匈奴单桓王和酋涂王,俘获部落小王七十余人,而匈奴的相国、都尉及以下将官两千五百人投降。此次霍去病孤军深入,战国辉煌,汉武帝又增加封赏食邑五千四百户。
霍去病对浑邪王、休屠王的打击导致了匈奴的内部矛盾加剧,匈奴单于伊稚斜认为战败是由于浑邪王、休屠王防守不力,伊稚斜想诱杀两王,乘机夺其部属。浑邪王、休屠王惧怕被杀,向汉朝传递降汉的计划。汉朝得到消息后,汉武帝和朝中大臣担心匈奴诈降,便派霍去病率兵去迎接二王。
可是,休屠王于途中又后悔了,浑邪王坚持降汉计划,把休屠王杀了,兼并了其部众。霍去病立即率兵渡黄河,突入浑邪王营寨中,与浑邪王会合,并将不愿归降的八千多人杀了,引浑邪王向汉武帝投降。此次浑邪王来降,汉军得降兵四万余人,对匈奴是很大的打击。汉武帝念霍去病的巨功,又加封给他食邑一千七百户。至此,河西地域的匈奴势力已基本被汉军清除,汉朝受河西之敌的威胁已解除。汉武帝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三地的戍兵的一半。霍去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征战标志着匈奴已失去了西域的控制,也使汉朝可以减少百姓徭役,汉朝的边疆安宁了许多。
汉武帝见霍去病战功卓著,正想为他修建一座豪华府邸,但被霍去病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第四,引兵直捣狼居胥山,威逼漠北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决定与匈奴单于的主力决战,他命老将卫青和年仅21岁的青年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在数十万步兵和其他兵种的配合下,分别经由定襄和代郡进击,深入大漠,直奔匈奴主力去决战。
霍去病率军北进,他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右北平太守路博德会师后,突袭两千多里,深入匈奴腹地,所到之处,皆取匈奴粮草补给,在大漠中征战。他先是生擒了单于近臣章趋,接着,诛杀了北车耆王,与匈奴左贤王正面交战,大败左贤王,缴获了敌军旗鼓,最后,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活捉了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歼灭匈奴七万多人。
紧接着,霍去病一直追击北驱匈奴左贤王,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位于今蒙古国首都东侧五十公里),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于姑衍山举行祭地仪式。霍去病兵锋所向,已逼近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在漠南已被全歼,单于伊稚斜逃到了漠北。史书曰:“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军设防于乌桓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并置护乌桓校尉,防备匈奴。
霍去病此次或巨大战功,被汉武帝加封食邑五千八百户,之后又被封为大司马。,
漠北之战充分证明了霍去病战略战术的巨大成功,他的作战方略是对汉军战术的巨大革新。他的以精锐的骑兵迂回穿插,直捣敌后,突袭奇袭敌之薄弱环节,出其不意,以最快速度取得胜利的方式,是对汉军作战方式的创造性革新。
同时,在漠北之战中,霍部舍弃了巨额后勤补给,取粮草于敌,以敌之资,补己之用。这既能消耗敌人的物资,又能减轻汉朝的粮草负担。这大大缓解了当时汉朝因常年战争而后勤补给困难的巨大压力。
第五,英年早逝,武帝悲伤不已
天妒英才,正当汉武帝最需要霍去病时,霍去病却过早地去世了。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决定发动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决战,可是,就在这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却突然去世,他去世时年仅24岁。他的去世,使汉武帝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决战 。
汉武帝为纪念战功卓著的霍去病,专门下旨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陵墓,形状仿照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成了汉代石雕的杰出代表作。霍去病去世后谥“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征远克敌、勇猛作战,扩充疆土的功绩。
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去世,十分悲痛,他特意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长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以表示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骠骑将军的尊重和爱戴。
霍去病陵墓结语:死因存疑?实不必疑,战功和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霍去病死后,对于他的死,史书记载不详,而褚少孙在《史记》的补记中有一段记载提到了霍去病死的问题:“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这是霍光临终前上书汉宣帝刘询请求将他的部分封地还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之前,霍去病死后,其子霍嬗袭爵冠军侯,但霍嬗早逝无子,依汉制,侯爵不能传给兄弟或侄子,所以,霍嬗的冠军侯绝封。他的侄子不能继承,所以,霍光才要求分封地给已过继给霍去病当儿子的霍山。于是,霍山得封乐平侯。
曾有一种说法,质疑霍去病之死,认为那么年轻,死得很蹊跷,怀疑是否被汉武帝害死的。因为霍光去世时正是他掌兵权最辉煌的时期,当时,他与卫青同为大司马,但朝中军中皆认为霍去病处于官场上上升时期,都开始远离卫青而靠向霍去病,武帝嫉兵权旁落,所以,有可能害了霍去病。
其实,这种臆断是没有根据的,理由是:其一,霍去病去世时,武帝非常悲伤,他正想让霍去病率兵远征匈奴,与单于决战,不可能在当时害霍去病;其二,在不久后,武帝临终前升任霍去病的同父弟霍光为大司马,嘱其辅佐汉昭帝,如果武帝当时害了霍去病,不可能还会在临终前让霍光当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其三,当时朝中还有卫青等掌兵,武帝授权给霍去病领兵,而霍去病常常出征不带粮草,武帝根本不用担心霍去病用兵自重,他仍有足够的掌控力,不会兵权旁落。
霍去病的死,多半是人们所分析的,是在漠北之战中汉军,霍去病喝了带有病菌的水后而病倒;或是由于连年艰苦征战,且又常不带粮草,征战太劳累了,对身体的损害过大,而当时的医疗条件较差,疾病难治,导致疾病加重,不治而亡。不必有过多猜测。
霍去病年轻轻的即创造了绝世军功,创造了汉军奇迹般的骑兵速战方略,成了汉代著名的年轻战神,为后世军事家们所赞叹!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专找敌人的重要人物下手,从不失手,这样的年轻战将,是绝对的天才战神!
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评价是最能说明霍去病的军功的:“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班固对历史上名将的评价,极少有如此之高的!
被称为帝国双壁之一的战神霍去病是否有史料证明真正死因?
根据西汉史书资料中记载,霍去病是因病去世的,年仅24岁,但是这些资料中并没有提及霍去病是得什么病而死的,正因为如此,才让人们对霍去病英年早逝猜测纷纷。后来还有流言说他是被汉武帝赐死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目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霍去病是病死的,然而官方并没有公布霍去病的详细病情,以至于后来有说他是年纪轻轻操劳过度猝死的。也有说他是因为在行军的路上染上了瘟疫而死的,关于霍去病病死之说。《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的记载中。 而另外一种说法认为霍去病其实是被汉武帝暗地里给赐死的,霍去病是卫子夫和卫青的外甥,汉武帝后来变得越来越多疑,他担心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会壮大卫氏一族的势力,所以把他杀死了,但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最多的说法是病死的,但是通过种种迹象显示,霍去病显然是非正常死亡的。霍去病的崛起,是靠卫氏家族,但他飞黄腾达后,卫氏家族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特别是当霍去病获封侯时,显然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因此,霍去病显然成了整个卫氏的敌人。所以,凶手显然要从卫氏家族里去找。
扩展资料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号景桓,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