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杜绝毛癣菌病淘汰净化为上策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听兰 点击 :

目前毛癣菌病在一些兔场或地区广泛流行,造成皮张质量、生产性能严重下降,虽然一时治好,但随后又相继复发,给养兔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杜绝毛癣菌病淘汰净化为上策 | 养殖知识

一、症状。本病是由致病性皮肤癣真菌(须发癣菌、石膏状小孢霉等)引起的以皮肤角化、炎性坏死、脱毛、断毛为特征的传染病。表现为嘴周围、鼻部、面部、眼周、耳朵、颈部、肢端、腹下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圆形、椭圆形脱毛或断毛,覆盖一层灰白色糠麸状痂皮样外观,并发生炎性变化,从红斑、丘疹、水疱,到结痂,最后呈现溃疡,用力挤能挤出脓汁。患兔剧痒,骚动不安,采食下降,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等,使病情恶化,最终死亡。

二、治疗。本病虽然可用灰黄霉素进行治疗,首次治疗效果较好,但易复发,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逐渐不明显。笔者调查发现有些群体开始仅有几只兔发生,由于舍不得淘汰而进行治疗,过段时间,不但没治好,全群大面积感染,有的饲养人员感染本病。因此建议发生本病后,应淘汰病兔、净化兔群病原菌。

本病很少有自然感染,多数是引种带回来的疾病。因此笔者建议:

⑴引种必须从健康兔群中选购,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至第一胎仔兔断奶时,如果仔兔无本病发生,才可以混入原兔群。据观察,有些青年或成年兔外观看似无毛癣病,但其为带菌者,分娩后不久,仔兔迅速感染、蔓延。同时建议供种单位,遵守职业道德,对有本病的兔群禁止向外供种,不要殃及农户。⑵严禁商贩进入兔舍。⑶一旦发现兔群中有眼圈、嘴圈、耳根或身体任何部位有脱毛,脱毛部位有白色或灰白色痂皮,及时隔离,最好淘汰,并对其所在笼位及周围环境用2%火碱或火焰进行彻底消毒。

本病可传染给人,尤其是小孩、妇女,因此应注意个人防护工作。(山西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任克良)

(来源:《农村大众》2008年2月13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