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幼虫饲养:幼虫一般经过5龄化蛹,每1龄蜕1次皮,第5龄则在化蛹时蜕皮。幼虫期的饲养是蝴蝶人工饲养的主要阶段,通常所说的蝴蝶人工饲养,也即指幼虫的饲养。因此,这个时期的工作最为重要。
⑴适宜的温湿度。大部分蝴蝶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80-90%。
⑵饲养密度。根据蝴蝶种类而定,原则是食草足够并略有剩余。保证饲养环境通风透气,润而不湿,虫粪不要污染寄主植物。笼内要架空,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不要太挤,有些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⑶严格消毒。幼虫化蛹后,及时采集蝶蛹,并将盛放蝶蛹的器皿浸入消毒液中消毒,纱笼要在日光下暴晒。饲养过程中若发现有的幼虫在化蛹前期就不吃不动,要立即查明原因,若为病虫应连同其停留的叶片一同烧毁,并将其幼虫另换新笼。病害严重时应将全笼幼虫及寄主植物烧毁。
⑷保证食料。寄主植物是蝴蝶人工饲养成败的关键,需要大量种植,且为蝴蝶所喜食,以满足蝴蝶幼虫期的养分积累,为成虫期创造优良的身体素质,保证产卵的量和质。
8、蛹期:幼虫发育到5-6龄老熟后便四处寻找适宜化蛹的场所,此时,应在纱笼内放置树枝供其化蛹,并清除所有的食料及粪便。此阶段至成虫羽化时不需要特别的照顾。末龄幼虫吐丝将自己的腹端固定在树枝上,不吃不动,但尚未蜕皮,称为前蛹,此期大约1天,此后,蜕去5龄外皮,即为蛹。初蜕皮蛹较软,半天后蛹壳变硬,即可采收。
蛹期的长短视蝶种和气温而定,此期是蝴蝶的最好寄送时期。除将个大、健康、无破损的蛹挑出送至网区羽化,留作繁殖用外,其余的可逐个用柔软的卫生纸包好,或用有压槽的塑料板包装,分层放入透气的硬盒内待运。颜色异常、发黑、发霉、发白的蛹以及过小的、有损伤的蛹都是病蛹,应予剔除。人工饲养的蝶蛹,羽化率可达到80%以上。
以蛹越冬的种类可直接将蛹放置在木箱内(里边放一点土或苔藓),越冬蛹不需要特别的管理,只需给箱里的土或苔藓加点水,以防蛹干死。大多数热带种类需要较大的湿度,必须每天喷少量的水,否则羽化时翅展不开。
羽化之前,笼内要放几根小树枝,这样成虫可以挂在树枝上充分伸展翅膀。
9、喂饲:供给成虫的食物有天然食料和人工饲料两大类。成虫最好是在棚内花卉将要开花时投放。如赶不上开花时间,可在野外采集将要开放的花卉,放在盆瓶中生养,以满足蝴蝶的采食需求。还可用豆粉等配合饲料,平摊在纸片或塑料板上,放入棚内四角和中间,让蝴蝶自由采食。蝴蝶喜欢甜食,可将蜜汁、糖浆、鲜甜牛奶等盛在浅盘中,放入棚内适当位置,让蝴蝶采食。食料必须新鲜,食不完的要经常更换,以免发霉变质引起疾病。
10、羽化、交配:蛹的羽化时间通常在清晨或中午之前,应为其羽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初羽化出的蝴蝶,翅膀呈囊状,柔软,经30-60分钟,即可完全伸展成正常的翅,但还需1-2小时的干硬后才能飞行,此时最好不要惊扰蝴蝶。雌蝶羽化后,让其在网内自由飞翔、采食、交配。
雌蝶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但雄蝶却可多次交配,但为保证后代素质,雌、雄蝶的比例以1:1为好。如果蝴蝶的飞翔不够,则其采食、交配、产卵都无法正常进行。雌、雄蝶在网区内经过一段恋爱飞行后,都能顺利交配而不需要人工辅助、干扰,但也要避免雌蝶过多飞翔而引起疲劳。
11、成虫繁殖和喂饲:交配后的成虫喜欢在叶面、果面、平滑的枝干或粗糙的缝隙等处产卵。一些种类的蝴蝶在人工条件下不进行交配产卵,需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有些种类可以用手辅助交配:用手轻捏雄蝶腹部两侧,使其抱器瓣打开并抱住雌蝶,需经过几次尝试才能达到交配状态。
12、注意事项:⑴养殖中,要严防天敌的侵害。⑵严禁使用农药灭敌,禁止在养殖场周围200米以内的环境中喷洒农药。⑶注意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防风、防雨和烈日暴晒。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系曹成全博士)
(来源:《科学养殖》200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