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为草本小灌木,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天然麻黄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人工种植麻黄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育苗(一)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能力较强的沙壤土,切忌粘重的土壤,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不能过高。(二)整地施肥
秋季或春季深翻,结合整地亩施3~5吨腐熟农家肥,最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按宽1.3~1.5米,长10~20米做苗床。(三)播种
麻黄种子在15~25℃时发芽率最高,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选择最佳播种时期,一般5~6月份较好,若秋播需在封冻之前。播种前要用多菌灵、百菌清或硫酸铜等药剂浸种。一般亩播量10~15千克,播前浇透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洒在苗床上,然后覆0.5~1厘米的细沙,出苗期用微喷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亩保苗40~60万株。(四)苗期管理
苗出齐后,要及时清除杂草、适时松土并保持土壤水分,当麻黄苗长到4~5厘米高时,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积水应及时排除。要注意防治立枯病、蚜虫侵害。根据苗情,在生长旺盛期追施2~4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
二、移栽一般情况下,幼苗在当年秋天或第二年春天都可出圃,移栽时要做好以下工作:(一)选地
选择地势较平坦的中性沙壤土作移栽地块,要求具备排灌条件。(二)整地施肥
秋季或春季深翻整平,亩施1.2吨农家肥,移栽前按设定行距开20厘米深的沟。(三)移栽春季或秋季移栽,起苗时注意避免伤根,做好分级、包装工作,在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水,一般每亩定植1~1.2万株苗,栽植行距20~40厘米,栽植时按20~25厘米的株距摆好苗,覆土深浅以根茎部埋入土中2~3厘米为宜,保持根系舒展,然后浇水座苗。
三、田间管理(一)水肥管理
在缓苗期要及时浇水,生长旺盛期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4次。(二)中耕除草
每年松土3~5次,结合松土清除杂草3~5次,由于麻黄是强阳性植物,所以要坚决杜绝杂草的发生。(三)病虫害防治
在早春及高温高湿季节严格监控病虫害情况,交叉使用各种农药,重点防治立枯病及蚜虫的发生。移栽后的麻黄一般2~3年可采割,若管理得当,亩产可达1000~2000千克。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