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水稻机直播栽培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不育秧、不移栽、省工、节本高效等优点,且克服了人工直播稻群结构不合理和无序栽培等弱点,易被规模种植主体接受。该技术在安徽省沿江江南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水稻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二、增产增效情况:据典型调查统计,该技术与传统人工移栽相比,可增产5-10%,劳动力投入减少80%以上,种植效益提高150-250元/亩。与现有机插秧技术相比,可增产10%以上,劳动力投入减少30-40%,种植效益提高100元/亩左右。
三、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根据不同茬口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茎秆粗壮、抗倒性和分蘖力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如两优688、南粳5055等。
(二)播种量:杂交稻品种播种量为1.2~1.5kg,常规籼稻品种亩播种量为2.5~3.0kg,常规粳稻品种亩播种量为3.0~4.0kg。
(三)种子处理:播种前2天进行浸种,一般浸种时间为48小时,浸种后将种子沥出,摊晾,去除多余水分,之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处晾干后包衣。
(四)播前大田耕整:前茬作物收获后,泡田整田,待泥土沉实1-2d后,田面无明显积水时播种。
(五)播种:播前对直播机械进行检查调试,并根据品种类型和千粒重进行播种量的调节,设定播种量和行株距。
(六)田间水肥管理:亩施纯氮13~15公斤,N、P、K配比2:1:2,氮肥基、蘖、穗肥比例6:2:2,分蘖肥于3叶、6叶期分两次施用,前轻后重。水浆管理遵循“湿润出苗,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干湿灌浆,收获前7~10天断水”的原则。
(七)化学除草:播种后3-5d,排水后田面湿润无积水时采用芽前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秧苗4-5叶时进行第二次化学除草,8叶左右视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选择性防除。
(八)病虫害防治:秧苗现青后适时防治稻蓟马、螟虫和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抽穗期主要针对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适宜区域:适用于冬闲田、小麦(油菜)茬口的单季稻种植,田面落差不超过10cm的田块。
注意事项:适时烤田,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来源: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者:胡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