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艺技术:抛秧机抛秧对农艺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分为培育秧苗和平整田块两部分:
1.1对秧苗的技术要求:抛秧机使用的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必须使用“蜂穴式”塑料软盘培育的秧苗。秧苗是否合乎抛秧机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抛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机械化抛秧技术的成败。因此,必须将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培育出合格适用的秧苗。
1.1.1秧盘:必须是塑料软盘育秧,规格不限。
1.1.2秧苗高度:一般为三叶一心,适宜80-200毫米范围内。秧龄在20-25天较为适宜。
1.1.3秧苗土钵含水率:应为40%-60%,手指挤压不散碎为宜。
1.1.4秧苗带泥:秧苗根部带泥,泥要有一定的黏性,形成泥坨,便于抛出和秧苗着泥直立。
1.1.5秧苗质量:叶色深绿、健壮、长势均匀,白根缠绕,无病害,并且有弹性。
1.2对秧田的技术要求:浸泡后的秧田,应进行耕翻、耙透、磨细、整平,并深埋秸草(秆),做到田平、泥活、泥细,寸水不露泥,“呈瓜皮”水状态,田表面成泥浆状。
1.2.1抛秧前必须根据土壤类别,将耕整好的秧田沉淀1-2天,一般沙壤田沉淀1-1.50天。黑黏土沉淀2-2.50天。黄泥巴田沉淀l-20天。如果不经过沉淀,秧苗抛人田里后,秧苗会随活泥被吸人泥里。影响秧苗生长和低位分蘖。
1.2.2秧田水深:一般为1-3厘米,不露泥为最好。过深容易飘秧,过浅或无水,会使抛秧机前进阻力加大,抛秧机行走轨迹不能及时密合,造成秧田不平整。因此秧田水的适度也很关键。
1.2.3秧苗经抛秧机抛入大田后3-5天不能直立,或其他因素一直倒(睡)在大田里时,可以采取人工补救措施。人工下田用直径1.50-2.50厘米,长3米的竹杆将秧苗拨扶直。可以防止秧苗悬根、倒睡,帮助秧苗扎根、返青。
2操作技术:2ZPY-C型、Z型抛秧机的抛秧原理,是利用抛秧盘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以抛秧盘中心部位喂入的带钵秧苗均匀、无序地抛撒到大田里,而完成抛秧作业。
2.1抛秧前试抛与调整:发动机起动后,分离行走离合器,合上抛秧机离合器,使抛秧盘处于工作状态。待转速稳定后,取3株秧苗,分3个点放入喂秧漏斗,l株从漏斗左边滑入抛秧盘,抛出后应落在抛秧机右后方。1株从右边滑入抛秧盘,其落点应在抛秧机的左后方,l株从中间滑人抛秧盘,落点应在抛秧机的正后方。左、右2点距离抛秧机的距离应大致相等。中落点应基本上对准抛秧盘。若偏差较大,则应拧松漏斗与护罩间的2个螺母,向左或向右调整漏斗。向左旋转,抛撒偏右,向右旋转,抛撒偏左。
2.2抛秧行走路线:抛秧机作业时一般采用梭形行走法。在无风的天气应根据田块形状决定是横向或纵向行走,在有风的天气应与风向平行,以提高抛秧的均匀度。
抛秧机在田间的初始工作位置应距左侧或右侧田埂4米左右,距离后方田埂6米左右,地头转弯时应距前方田埂4米左右,即提前转向,以避免秧苗被抛出埂外。
2.3喂秧方法:喂秧时,2个喂秧手应紧密配合,1次1把,不间断,将秧苗投入漏斗。不能同时喂入2把,若漏斗被秧苗堵塞,应及时清理。
当抛完l田块仅剩2-4米左右的宽度时,可使抛秧机沿中线行驶,只抓半把秧苗投入漏斗中口。喂入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抛秧的密度。应先试抛1段,确定了密度和每把抓起的秧苗数量后,再进行正式作业,以确保抛秧质量。
2.4抛秧机的维护:抛秧盘是抛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应注意清洁,每次使用前后和使用中应及时清理。清除黏附在盘内的泥土、杂物,以保证抛秧盘的正常运转。使用后,应全面清理、维护、涂油、防锈、放松传动带,然后入库保管。
2.5安全注意事项
2.5.1排除故障时,应熄火停机。
2.5.2转移旧块、过沟、翻越田埂时,要谨慎小心,注意人机安全。
2.5.3当风力超过4级时,或下大雨应停止抛秧作业,以免影响抛秧质量。
2.5.4C型、Z型抛秧机在通往大田的路面行走时,应用胶轮并装好尾轮,下田作业时换上水田轮,注意不要将水田轮装反。
(来源:中国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