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清苑县农业局选用抗旱节水品种,采用不同浇灌次数限量灌溉的处理,探索灌溉与高产的关系。
1.供试材料。试验地点在清苑县冉庄镇东孙庄村,属中高产田,试验小麦品种为“科农199”。肥料用磷酸二铵、尿素和氯化钾。
2.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小区,每个小区依次排列为:浇0水、浇1水、浇2水、正常浇3水,每个小区3亩。前茬玉米收获后全部还田,深松30厘米,旋耕2遍,深度15厘米,旋耕后适度镇压。整地前每亩施磷酸二铵15.2公斤、尿素12.3公斤、氯化钾12公斤。2013年10月7日播种,播量14公斤/亩,亩基本苗23万-25万。
3.田间管理。播种后镇压,镇压均匀,不浇蒙头水。2013年10月28日用彪虎除草剂防治雀麦草,2013年10月22-25日浇越冬水,2014年3月29日用苯磺隆防治双子叶杂草。在起身前、孕穗前、花后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混合液,防旱防寒防干热风。结合病虫害防治用药。4月10日浇拔节水,随水亩追施尿素17.5公斤,5月2-3日浇扬花水,6月9日成熟,6月12日收获。
4.结果与分析。越冬期调查,亩基本苗都相差不太大,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三叶大蘖略有所差异,不浇水的比正常浇水的单株分蘖、次生根略少些;叶面积系数也因为群体的不同略有差异,不浇水的比正常浇水的稍小些。返青期这四个处理的差异表现仍不太明显。
拔节期调查发现,群体差异明显,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3叶大蘖、叶面积系数都有所不同,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正常浇3水>浇1水>浇2水>不浇水。
成熟期田间调查结果是,浇春季第一水及追肥较早,造成基部第一节间变长,抗倒性也表现出有所不同,抗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不浇水>浇1水>浇2水>正常浇水。
室内考种结果是,灌溉次数与产量成正比关系,但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多,产量的增幅逐渐减小。即正常浇3水与浇2水产量的增值远小于浇2水与浇1水产量的增值。因此得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春浇拔节水+扬花水就可以实现高产。
(来源:河北科技报作者:清苑县农业局赵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