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独活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独活 |
拉丁名 | Dú Huó |
英文名 |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
别名 | 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中国药典》:独活
拼音注音
Dú Huó
别名
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英文名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性状
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约占根的 1/2;油室较多,排成数轮,切向约至153μm,周围分泌细胞6~10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稀少,直径约至84μm,常单个径向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苯-醋酸乙酯(2: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归经
归肾、膀胱经。
性味
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用量
3~9g。
备注
(1)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