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一年蓬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一年蓬 |
拉丁名 | Yì Nián Pé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女菀、野蒿、牙肿消、牙根消、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路边、旷野山坡上。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更多 | 为菊种植物一年蓬的全草及根。 |
《中药大辞典》:一年蓬
拼音注音
Yì Nián Pénɡ
别名
女菀、野蒿(《中国药植志》)、牙肿消、牙根消(《南京民间药草》)、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菊种植物一年蓬的全草及根。
生境分布
生于路边、旷野山坡上。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全体均有短柔毛。基部叶卵形成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窄狭成翼柄;茎生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齿裂.规则或不规则,有短柄或无柄;茎上部叶多半为线形,全缘,有缘毛。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径约1.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线形;外缘舌状花,2至数列,舌片线形,白色或略带紫色,雌蕊1,柱头2裂成又状,外列冠毛短,内列冠毛块如;中央管状花,黄色,先端6裂,雄蕊5,雌蕊1,柱头2浅裂而扁,有冠状毛2列,内长外短,花托略凸起,具细点。瘦果扁平,边缘有棱。花期5~11月。
药理作用
茎、叶以石油醚、乙醚、氯仿洗涤后的水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
性味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助消化。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传染性肝炎,淋巴结炎,血尿。
①《南京民间药草》:"根,捣烂敷牙龈肿。"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食,止泻,解毒,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复方
①治消化不良:一年蓬五至六钱。水煎服。
②治肠胃炎:一年蓬二两,鱼腥草、龙芽草各一两。水煎,冲蜜糖服,早晚各一次。
⑧治淋巴结炎:一年蓬基生叶三至四两,加黄酒一至二两,水煎服。
④治血尿:一年蓬鲜全草或根一两。加蜜糖和水适量煎服,连服三天。(选方出《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疟疾
一年蓬2两,加水浓煎300毫升左右,于疟疾发作前4小时、2小时各服1次,连服5~7天。治疗84例,治愈78例(92.9%)。其中间日疟76例,治愈72例(94.7%);恶性疟8例,治愈6例(7O%)。新鲜一年蓬较干草效果好。其抗疟作用只对红细胞内型疟原虫有效。
②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一年蓬2两,煎成300毫升,每天2次分服,2周为一疗程,连服二疗程以上;或用一年蓬5钱加水浓煎成膏,加入茵陈粉2.5钱,混匀压成片剂,每天3次分服,疗程同上。煎剂治疗37例,治愈22例,显效1例,好转7例,平均治愈时间43.5天,退黄时间及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为2周左右。片剂治疗10例,治愈6例,好转3例;平均退黄时间19.5天,转氨酶恢复正常20.2天。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