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青藏虎耳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青藏虎耳草 |
拉丁名 | Qīnɡ Zànɡ Hǔ ěr Cǎo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高山草甸、碎石间。分布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
更多 | 为虎耳草科植物大通虎耳草之全草。夏季采收,晾干备用。 |
《中药大辞典》:青藏虎耳草
拼音注音
Qīnɡ Zànɡ Hǔ ěr Cǎo
出处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大通虎耳草之全草。夏季采收,晾干备用。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甸、碎石间。分布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丛生草本,全株多具铁锈色卷曲疏柔毛。茎直立,不分枝,具细条纹。基生叶有柄,叶片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茎生叶无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向上渐变小。总状花序伞房状;花萼5裂,裂片卵形,边缘具长睫毛,花期反折;花瓣5,内面橙黄色带紫褐色斑点,外面紫色;雄蕊10,稍短于花瓣,花丝橙黄色;心皮2,合生。蒴果卵形,长约5毫米,顶裂。种子多数,椭圆形。
功能主治
清肝胆热,健胃。治肝炎,胆囊炎,流感发烧,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