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峨山雪莲花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峨山雪莲花 |
拉丁名 | é Shān Xuě Lián Huā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500m的山坡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四川中药志》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峨眉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aberi Oliv.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中华本草》:峨山雪莲花
拼音注音
é Shān Xuě Lián Huā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峨眉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aberi Oliv.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5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具多数粗长的支根。叶丛基部无鳞片;叶柄极短至长达3cm,具宽翅;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8cm,宽0.6-3cm,先端锐尖或稍钝,基部渐狭,下延,边缘具不整齐的尖牙齿,叶缘网脉直达齿端,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褐色小斑点。花葶高5-20cm,先端密被褐色小腺体;苞片叶状,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全缘或具1-2小齿;花梗短;花萼钟状长7-10mm,具5肋,分裂约达中部,裂片长圆形;花冠黄色,窄钟形,长1.8-2.5cm,先端宽12-15mm,裂片矩圆形;长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2mm着生,花柱长约7mm;短花桂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5mm,花柱长约1mm。蒴果长圆形,稍短于花萼。花期6-7月,果期7-8月。
性味
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小便淋涩疼痛;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
《四川中药志》:除湿热,止汗。治五淋癃闭,男子白浊及女子白带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