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硬飘拂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硬飘拂草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广东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贵州草药》 |
更多 | 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 |
拼音注音
Yìnɡ Piāo Fú Cǎo
别名
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广东等地。
原形态
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本质,横生。秆成横列疏丛生,高15~50厘米,扁圆柱形,基部粗大,常具残存的老叶鞘。叶短于秆,线形,长5~13厘米,宽2~3毫米,两面均被疏柔毛,呈灰绿色。叶状苞片3~5枚,短于花序;聚伞花序复出,小穗单生于辐射枝的顶端,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钝或急尖;鳞片排列紧密,红褐色,背面具多数脉,基部2片鳞片内无花,小于具花鳞片;雄蕊3枚,花药线形;花柱长而扁平,基部稍粗大,柱头20小坚果宽倒卵形,乳白色,表面具细小的六角形网纹。花、果期4~6月。
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
滋阴润燥,补虚益损。治虚弱头晕,痨伤盗汗,久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炖肉。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