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菟丝子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蒙筌》·草部上 |
中文名 | 菟丝子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陈嘉谟·明(公元1368-164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菟丝子·《本草蒙筌》·陈嘉谟 |
更多 | 《本草蒙筌》明 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著 |
味辛、甘,气平。无毒。朝鲜(国名)多产,冤句(属山东兖州府。)独佳。蔓延草木之间,无根假气而出。实如蚕子,秋采阴干。色黄细者名赤纲,色浅大者名菟。
种类虽二,功效并同。先用水洗去砂,次以酒渍杵烂。捏成薄饼,向日曝干。研末为丸,不堪煎液。
益气强力,补髓添精。虚寒膝冷腰疼,正宜多服;鬼交梦遗精泄,勿厌频吞。肥健肌肤,坚强筋骨。服之久久,明目延年。茎叶煎汤,小儿可浴。解热毒痱疹,散痒塌痘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