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罗汉松根皮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罗汉松根皮 |
拉丁名 | 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1.多栽培于庭园,野生者极少。2.原产日本。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2.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选》。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Taxus macrophylla Thunb.]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 |
《中华本草》:罗汉松根皮
拼音注音
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
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Taxus macrophyll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多栽培于庭园,野生者极少。
2.原产日本。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1.树皮灰白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鳞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枝叶稠宓。叶螺旋状排列,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着突起,下面带白色,淡绿色中脉微突起。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3-5(稀7)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长3-5cm;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球形,径长1-1.2cm,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有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梗长1-1.5cm。花剪4-5月,种子8-9月成熟。
2.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枝条向上斜展。叶短而密生,长2.5-7cm,宽3-7mm,先端钝或圆。
性味
甘;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祛风除温;杀中止痒。。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癣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临床应用
治跌打损伤,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加黄酒捣烂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