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棚海参养殖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Mohamed 点击 : 1139 次

大棚养殖海参,在疾病防控方面,一般不同阶段的海参其主要流行疾病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疾病,及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棚海参养殖的常见病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大棚海参养殖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 养殖技术


一、刺参育苗期的重要疾病

1、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防治: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

2、烂胃病

此病多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发生,每年6~7月高温期和幼体培育密度大时更容易发病。该病在山东、辽宁两省都有发现,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其死亡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终可导致幼体死亡。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如单独投喂金藻类、扁藻等饵料。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笔者现已分离到致病菌2株,其分类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使用呋喃类抗菌素3×l0-6~5×10—6药浴有良好疗效。

3、化板症

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解体病”,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育苗后期危害**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流行疾病。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天内死亡率可近l0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池底。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至解体,骨片散落。镜检池底可见大量骨片。

防治:分析研究表明:有三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引起此症,具有病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已鉴定出一株弧菌为致病菌之一。在防治措施上:一方面,采用二次砂滤或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并及时清除残饵、粪便、有机物等,适时倒池,尽量减少养殖用水中病菌数量;另一方面,重视投饵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通过消毒处理确保海泥和鼠尾藻等饵料不携带重要致病原。另外,应定时镜检,观察幼体摄食、活动及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在池中泼洒喹诺酮类抗菌素,以药浴和口服同时处理进行治疗。

4、气泡病

多在耳状幼体培育期出现,死亡率较低。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幼体体内吞有气泡,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终也可导致幼体死亡。

防治:有报道认为该病是由于通气量过大,使幼体吞食过多气泡而导致的。因此,可通过调整通气量,避免充气过大过强或者采取间歇充气的方法,即每2 h通气30min断续充气可以解决气泡病的发生。

二、稚参培育阶段(度夏期)

1、细菌性溃烂病

稚参培育阶段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加上培养密度一般比较大,此病发生率很高,传染速度快,尤其是5mm以内的稚参,容易患病死亡,一经发生很快就会波及全池,难于控制,在短期内可使全池稚参覆灭。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稚参的活力减弱,附着力也相应减弱,摄食能力下降,继而身体收缩,变成乳白色球状,并伴随着局部组织溃烂,而后溃烂面积逐渐扩大,躯体大部分烂掉,骨片散落,**后整个参体解体而在附着基上只留下一个白色印痕。

该病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具体菌种未见报道。致病微生物在附着板上繁殖很快,使附着板上出现蓝色、粉红色或紫红色的菌落。凡有上述菌落蔓延的附着板上,稚参很容易引起溃烂病而死亡,直至解体。

防治:使用土霉素、呋喃西林3×l0-6~5×l0-6,2~3 d后能基本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疾病的蔓延。

2、盾纤毛虫病

在夏季高温季节,水温在20℃左右,海参幼体附板后的2~3d易暴发此病。未见在海参浮游幼体时期发生。该病感染率高,传染快,短时间内可造成稚参的大规模死亡。2004年6~7月,该病在山东长岛、蓬莱流行甚广。

当稚参活力弱时,在显微镜下可见纤毛虫攻击参体造成创口后,继而侵入组织内部,在海参体内大量繁殖,致使海参幼体解体死亡。

通过活体观察、扫描电镜、银浸法染色对其形态学作了初步研究,经鉴定为盾纤毛虫类,嗜污科,种名待定。纤毛虫活体外观呈瓜子形,皮膜薄,无缺刻,新鲜分离得到的虫体平均大小为38.4im×21.7 im。微生物分离和显微观察显示:该病多由细菌和纤毛虫协同致病。首先,先由细菌感染致使稚参活力减弱,然后遭到纤毛虫的攻击而使稚参死亡。

防治:(1)养殖用水应严格沙滤和300目网滤处理。(2)及时清除池底污物,勤刷附着基,适时倒池。(3)饵料应经过药物处理后再投喂,杀灭饵料中的致病菌和纤毛虫等寄生虫。(4)在育苗池中,配合使用合适的抗菌素,以保障海参幼体强健不受细菌的感染,从而抵御纤毛虫的攻击。

三、幼体培育及养成阶段

1、腐皮综合症

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常见的疾病,危害**为严重。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但幼参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成参,感染率很高,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至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每年的l~3月份养殖水体温度较低时(8℃以下)是发病高峰。

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烂,**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根据感染初期和后期多例病参病灶部位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染初期病灶部位以假单胞菌属的Pseudoalteromonasifaciens和弧菌属的灿烂弧菌为优势菌l71,感染后期由于刺参表皮受细菌的侵袭腐蚀作用形成体表创伤面,易于使霉菌和寄生虫富集和生长造成继发性感染,加剧海参的死亡速度。

防治:(1)购买参苗时应实施种苗健康检查措施,肉眼检查应选择体表无损伤、肉刺完整、身体自然伸展、活力好、摄食能力强、所排粪便较干呈条状的参苗为佳。有条件者可采用显微观察和微生物分离等手段确认其健康程度。(2)投放苗种的密度适宜,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3)采取“冬病秋治”策略,入冬前后定期施用底质改良剂以氧化池底有机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改善海参栖息环境;同时趁海参能够摄食时投喂专用抗菌药物,使海参在冬季时体内积累一定药物浓度以达到抗病效果,使海参安全越冬。(4)巡池观察海参活动状态,体表变化,摄食与粪便情况,池底清洁状况;定时测量水质指标和生长速度。发现海参患病后,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及时将身体已经严重腐烂的个体拣出后进行掩埋处理。未发病和病轻的个体可用氨基糖苷类抗菌素,以药浴和口服同时进行治疗。(5)有锅炉或地下水条件时,可提温保苗,保持较高的温度(14"(2以上),提高海参摄食与抗病能力。

2、霉菌病

每年的4-8月份为霉菌病的高发期,幼参和成参都会患病,但在育苗期未见此病发生。目前尚未发现霉菌病导致海参大批死亡的病例。

典型的外观症状为参体水肿或表皮腐烂。发生水肿的个体通体鼓胀,皮肤薄而透明,色素减褪,触摸参体有柔软的感觉。表皮发生腐烂的个体,棘刺尖处先发白,然后以棘刺为中心开始溃烂,严重时棘刺烂掉呈为白斑,继而感染面积扩大,表皮溃烂脱落,露出深层皮下组织而呈现蓝白色。虽然霉菌病一般不会导致刺参的大量死亡,但其感染造成的外部创伤会引起其它病原的继发性感染和外观品质的下降。

此病是由于过多有机物或大型藻类死亡沉积,致使大量霉菌生长,然后由霉菌感染海参而导致疾病发生。目前,笔者已经分离到两种致病霉菌,分类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防治:(1)防止投饵过多,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2)避免过多的大型绿藻繁殖,并及时清除沉落池底的藻类,防止池底环境恶化。(3)采取清污和晒池措施,防止过多有机物累积。

3、后口虫病

该病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发生率较高,但患病海参的夕E亡率通常较低。目前仅在幼参和成参期发现此病。患病个体外观正常,严重者多有排脏反应,排脏后丧失摄食能力,参体消瘦,活力减弱,容易由其它病原引起继发性感染。

经显微镜镜检和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该纤毛虫专性寄生于海参呼吸树,在呼吸树囊膜内外均有大量虫体寄生。寄生虫的头部能钻入呼吸树组织内,造成组织损伤和溃烂,并导致海参排脏。根据活体显微镜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银浸法染色的研究结果,初步鉴定该虫是后口虫属中的一种纤毛虫,虫体活体长约4O~75μm,体宽约20~27μm,其种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预防:寄生虫病重在预防,尤其清塘要彻底,杀灭和分解底泥中的虫体。

控制:全池泼洒虫此净(1瓶2亩),连用两天,第三天上午用解毒超爽(1瓶3亩)解毒,3小时后按3亩用六控底健康1包+得立康1包混合全池干撒。同时用活性蒜宝、本草大康、丰参素、清源各按1%拌料投喂。

相关文章

  • 蜜蜂无法化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蜜蜂无法化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蜜蜂养殖中,相信很多朋友都发现过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蜜蜂无法化蛹。蜜蜂无法化蛹是蜜蜂养殖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会降低蜜蜂养殖的收益。蜜蜂无法化蛹在夏季温度高时是高发期,那么都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该如何解决?1、巢虫危害由于巢虫危害蜂群往往是在巢脾中间蛀食花粉了陈旧的老脾,同时会在巢脾中间吐丝作茧,对于蜜蜂幼虫的底部是有巨大...

    2064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教程 养殖疾病
  • 螃蟹弧菌病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螃蟹弧菌病?
    螃蟹弧菌病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螃蟹弧菌病?

    弧菌主要危害河蟹,特别是幼蟹,造成螃蟹发病的原因有多种。想要使螃蟹弧菌病得到很好的预防,就需要对其病因有熟悉的掌握,然后加强螃蟹养殖管理,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可减少螃蟹弧菌病的发生。螃蟹弧菌病什么原因引起的?1、池塘底部缺氧由于养殖户不能根据每天的天气温度等情况来改变投喂量,往往导致池塘底部残留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池塘底...

    1353 养殖教程 动物疾病治疗 养殖知识
  • 小香猪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控?
    小香猪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控?

    小香猪养殖周期短,因此做好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防控,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减少疾病发生的基础。所以,在小香猪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饲养管理猪群,也应对其常见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平时注意做好预防,阻止疫病发生。小香猪常见病有哪些?1、猪瘟、传染性肝炎香猪发高烧时大多数为急性传染病引发的,如猪瘟、传染性肝炎等。此外,中暑、急性...

    2315 养殖教学 养殖饲料 动物疾病治疗
  • 肠道在鱼类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肠道在鱼类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在鱼病检测中,我们总是关注体表及鳃丝,如有没有寄生虫,有没有细菌引起的烂身烂鳃等等,很多时候却在有意无意的忽视肠道的问题。在我的经验中,有些时候,同样的水体,运输进去一批新鱼,新鱼体表寄生虫多,容易发病死亡,而原塘鱼却寄生虫少,不易死亡。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有肠道的因素,新放进的鱼,肠道菌群有一新的适应过程,加之运输...

    152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大鲵水霉病中草药治疗试验
    大鲵水霉病中草药治疗试验

    作者: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 李川,何登菊,牟洪民,马姗,姚俊杰摘要:为了解几种常见中草药对大鲵水霉病的治疗效果,对患水霉病大鲵进行了中草药治疗。结果显示:大黄和五倍子药液对水霉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大黄浓度为0.4g/L,即用量为大黄干品400g/m3水体时,对水霉菌有最佳的治疗效果。关键词:大鲵;水霉病;中...

    449 娃娃鱼 淡水养殖 娃娃鱼养殖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方法
  • 实战专家讲述抗菌类药物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利与弊
    实战专家讲述抗菌类药物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利与弊

    对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致病菌种类较多,如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oumnare)能引起细菌性溃疡病等。对于由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大多采用各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在同一个养殖水体中多次使用同种抗菌素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

    247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小瓜虫病(白点病)防治参考处方
    小瓜虫病(白点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小瓜虫病(白点病)病原多子小瓜虫症状虫体大量寄生于体表、鳍条或鳃部时,布满无数的白色小点。当病情严重时,产生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常将鱼体与固体物摩擦,可造成大批鱼种的急性死亡。危害对象寄生多种鱼类,主要危害鱼种阶段。流行情况繁殖适温15—25℃。流行于初冬至春末,...

    287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猪场驱虫技术实用宝典
    猪场驱虫技术实用宝典

    现在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是受养殖环境的影响,农村许多的散养户会出现寄生虫多发的现象,而且这些寄生虫病,对猪的营养和生长有巨大影响,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猪肉品质,那么猪场驱虫技术有哪些?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1、驱虫时间的选择一般猪仔在断奶一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驱虫,而且建议每三个月驱虫一次,每年的3-4月,10-11月是...

    508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
  • 夏季养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措施讲解
    夏季养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措施讲解

    在农村,很多人家里都会养些鸡鸭鹅等家禽,不但能吃土鸡鸭肉,还有土鸡鸭蛋吃,这点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但在夏季的时候养鸡是比较容易得病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讲讲常见几种疾病的防治措施。夏季养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措施:1、中暑养殖户可以提前做好鸡群的防暑准备,还要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禽舍通风,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置;...

    674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病害 养殖疾病
  • 猪发烧的原因有哪些?猪病高烧不退怎么办
    猪发烧的原因有哪些?猪病高烧不退怎么办

    猪肉的市场需求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会吃肉,所以养猪的人也会比较多。在养猪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出现猪发烧的现象,这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据了解,有四种猪病会引起猪高烧不退,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吧!一、导致猪发烧的原因1、细菌内毒素导致的猪发热解决办法:比如头孢喹肟的消炎杀菌效果就比较好。然后要在猪...

    683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教程 养殖知识
  • 药用水蛭有哪些
    药用水蛭有哪些

    水蛭民间称蚂鳖、内钻子等。水蛭环节动物蛭纲的统称。分为日本医蛭、宽金线蛭(有称其金钱蛭)、柳叶水蛭等。市销售也就是以上三种原动物,实际不依此而分,主要分为大水蛭和东北小水蛭。分别主产于山东的微山湖,江苏安徽的洪泽湖和黑龙江。宽体金线蛭常被用作中药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基 础理论研究所和吉林省公主岭市红...

    1302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论文解读:JFD,紫外消毒控制鱼波豆虫和车轮虫的实证
    论文解读:JFD,紫外消毒控制鱼波豆虫和车轮虫的实证

    今天,与打大家分享一篇来自JournalofFishDiseases的文章:紫外消毒控制大马哈鱼稚鱼波豆虫和车轮虫的实证。文章的引用信息如下:在日本,大马哈鱼鱼苗常被作为增殖放流的优选品种。而体外寄生虫,尤其是波豆虫和车轮虫的寄生,经常会导致其种苗的大量死亡。波豆虫车轮虫本文开展了两个实验,一是探讨了两种寄生虫对紫外线...

    149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幼鹅养殖鹅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幼鹅养殖鹅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幼鹅养殖应该施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刚刚破壳的幼鹅是比较脆弱的时候,养殖起来就比较费力,只有知道正确的养殖方法,比如对幼鹅生存环境的管理还有疾病的防治,接下来要给大家说的就是鹅病的防治方法,一起去看看吧!小鹅瘟: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超前预防。万一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

    2138 养殖技术 养殖教学 养殖疾病症状
  • 淡水鱼锚头蚤病的的诊断和如何预防
    淡水鱼锚头蚤病的的诊断和如何预防

    随着水产养殖业环境不断在恶化,寄生虫也开始不断的适应现在养殖环境中。记得在2010年以前很多养殖户都认为锚头蚤很好杀,也很好处理,任何杀虫药都可杀的死,但过了2年以后很多地区就出现了锚头蚤难杀,难处理,就开始说这个药厂产品做水了,那个药厂产品不行,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不是厂家的药做的不好,而是我们要改变传统的...

    23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碘制剂在现代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碘制剂在现代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现在市场上的聚碘、优碘等碘制剂产品以其无残留、无强烈刺激性、消毒调水等综合复合性作用明显等正越来越受到渔民朋友的喜爱,这些产品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的作用切断水中有害藻类、细菌、真菌的水平传播途径,去除水产品体表污物及鳃部粘液,改善由于有害藻类、老化藻类、细菌等引起的水质恶化,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强水产品体质和活力,增...

    1936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