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地梢瓜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地梢瓜 |
拉丁名 | Dì Shāo Guā |
英文名 | |
别名 | 地梢花、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路旁、沟边、山坡草丛、沙荒地上。分布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河南中草药手册》 |
更多 | 为萝藦种植物细叶白前的全草及果实。夏,秋采全草及果实,洗净,晒干。 |
《中药大辞典》:地梢瓜
拼音注音
Dì Shāo Guā
别名
地梢花(《苏南种子植物》),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河南中草药手册》)。
出处
《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萝藦种植物细叶白前的全草及果实。夏,秋采全草及果实,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沟边、山坡草丛、沙荒地上。分布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地下茎单轴横生。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密被柔毛,有白色乳汁。单叶对生;叶片线形,长30~50毫米,宽2~5毫米,先端尖,基部稍狭,全缘,下面中脉隆起。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白色;花冠钟形,长约5毫米,5深裂,副花冠浅筒形,上部5裂,裂片与花冠裂片互生;雄蕊5,花丝短;2心皮,分离。蓇葖果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糖甙,水解产生细叶白前甙元和喷奴皂甙元。
药理作用
提取物有某些抗病毒作用。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
复方
①治气血亏虚:地枪瓜全草一两,土黄芪二两。水煎服。
②治脑神经衰弱:地梢瓜全草一斤。水煎取汁,用药汁打鸡蛋二个,当茶饮,日服二次。
③治咽喉痛:地梢瓜一两(全草二两)。水煎服,或鲜果嚼服。(性味以下出《河南中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