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百解马兜铃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百解马兜铃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
拼音注音
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
别名
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原形态
香港马兜铃 木质藤本;嫩枝绿色,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1.5cm,稍被毛;叶片革质或纸质,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2-20cm,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狭耳形,下面稍被长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8-12条,弯拱向上至边缘互相连接,网脉在下面明显突起。总状花序被褐色丝质长柔毛;花梗长7-12cm,常向下弯垂;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长达5cm,直径1.5-2cm,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粗,常彼此贴生,黄色而有紫色纵脉;檐部盘状,倒心形,直径8-13cm,上面黄白色而有紫色斑块,愈至管中部斑块愈明显,具网状脉纹,边缘不明显3浅裂或仅先端凹入;裂片平展,下面裂片稍大;喉部暗紫色,半圆形,直径约1.5cm;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1.5cm;合蕊柱肉质,先端深3裂;裂片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花期3-4月。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祛风利尿;清热解毒。主水肿;淋病;风湿痹痛;脚气湿肿;肠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搽。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