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白蔹 |
---|---|
门类 | 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赞》·卷三下经 |
中文名 | 白蔹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叶志诜·清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白蔹·《神农本草经赞》·叶志诜 |
更多 |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清代叶志诜撰,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本书系取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原文,再加赞、注而成。每药编为四言四韵,共八句。赞语古奥,又自引诗赋本草释其出典。赞、注内容涉及药物释名、性味、效用等。书末附《月令七十二候 |
味苦平。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一名兔核。一名白草。生山谷。
干同芷白。喜杂林芜。枝端五叶。藤蔓多株。狡藏兔核。信应鸡孚。遏痈敛溃。质赤何殊。
陶弘景曰。根如白芷。说文注。初生根干为芷。李白诗。林壑久已芜。苏恭曰。蔓生。
枝端有五叶。一株下有十许根。刘迎诗。人思狡兔藏三窟。说文注。卵孚也。如期不失信也。
苏颂曰。生苗多在林中。根如鸡卵而长。三五枚同窠。又一种赤敛。花实功用皆同。但表里俱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