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芒种花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芒种花 |
拉丁名 | Mánɡ Zhònɡ Huā |
英文名 | |
别名 | 金丝桃、洱海连翘、猪牳柳、云南连翘、蜂子王、细连翘、大过路黄、小黄花、黄花香、黄香果、土连乔、山栀子、栽秧花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和台湾。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
更多 | 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芒种花
拼音注音
Mánɡ Zhònɡ Huā
别名
金丝桃(《滇南本草》),洱海连翘(《滇黔记游》),猪牳柳(《质问本草》),云南连翘(《植物名实图考》),蜂子王、细连翘(《湖南药物志》),大过路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小黄花、黄花香、黄香果、土连乔、山栀子、栽秧花(《云南中草药》)。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和台湾。
原形态
小灌木,高可达1米以上。小枝圆柱形,褐色,节处略膨大。叶对生,近于无柄,叶片卵圆形或矩圆形,长1.9~4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有油腺点。花3~7朵,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着生枝梢;花黄色,直径3.5~5厘米,萼5片,倒卵形,先端微钝;花瓣5片,与萼互生,阔倒卵形;雄蕊多数,长约花瓣之半,花丝黄色,基部合成5束;雌蕊1,子房上位,圆锥形,光滑,花柱5,柱头头状,向外反卷。蒴果,卵形,长8~15毫米,5裂。种子褐色,圆柱形,细小。花期初夏。
性味
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②《朝南药物志》:"味甘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行瘀。治肝炎,感冒,痢疾,淋病,疝气,筋骨疼痛,喉蛾,牙痛,鼻衄,黄水疮,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行肝气,利小便。治诸淋,利膀胱,止茎中痛,走经络,止筋骨疼痛。偏坠气疼,膀胱疝气。"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根,破血去瘀。治便血,劳伤;舒筋活血,治牙痛,催乳;利尿,治五淋。"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舒肝,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肝炎,感冒:芒种花四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痧症,倒经,口腔炎,痢疾:芒种花三钱至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芒种花果实适量,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④治膀胱疝气,左右偏坠,肾子肿大:金丝桃不拘多少,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⑤治喉蛾:金丝槐五钱至一两,樟木二钱,沙参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咳嗽:金丝梅三钱,生姜一片。捣烂,兑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鼻衄:芒种花鲜叶捣烂塞鼻。
⑧治黄水疮:芒种花茎叶研末,撒布患处。
⑨治刀枪伤,骨折,狗咬伤:芒种花煎水洗并捣烂敷患处。(⑦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