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红麸杨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红麸杨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山坡灌木丛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湖南药物志》 |
更多 | 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秋季采挖。 |
拼音注音
Hónɡ Fū Yánɡ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秋季采挖。
生境分布
生山坡灌木丛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最多可达17片,叶轴的上部有狭翅或在幼时叶轴全部有翅;小叶无柄,小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1~20厘米,具开展的分枝,被细柔毛;花小,白色;花药紫色。果序下垂,核果红色,近圆形,密被柔毛。花期5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
①《湖南药物志》:"治痢疾。"
②《贵州药植目录》:"涩肠。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