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超 (辽宁省凌源市草原监督管理所 122500)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 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牧草补播是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的核心措施,补播保苗率是影响工程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本人就做好草原沙化治理牧草补播工作浅谈以下体会。
1 合理区划补播区域,是保证补播效果的根本条件
根据草原原生植被情况、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当地气候因素进行补播作业地块区划。对地处阳坡、土质瘠薄地段区划为抗旱、耐瘠薄的沙打旺和草木樨牧草品种补播区;对地势平缓、土质较好地段区划为苜蓿补播区。补播区植被盖度要在30%以下,土层厚度最好不少于10厘米,坡度最好不大于30度;土层及其瘠薄的,如砾石质地、石质山不能作为补播区域。一般情况下,地处阴坡、土层较好的地段补播效果最好。
2 适时播种,是抗灾保苗的合理选择
在凌源地区,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大多数牧草春、夏、(www.nczfj.com)秋三个季节都可以播种,但由于各季节气候特点不同,对牧草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早春(清明至谷雨)播种,如果土壤墒情好,补播措施得当,出苗率高。此时高温天气少,雨水不多,害虫和杂草相对较少,利于牧草幼苗根系发育和植株成长,保苗率高。但本地区春旱多发,春播易受气温干旱影响,造成播种无苗。夏季(小满至大暑)播种,一般夏季土壤墒情较好,补播出苗率也不错。但由于高温曝晒天气多,大多牧草幼苗抗晒能力差,如果土壤稍旱时,经2~3天高温曝晒就会造成大量幼苗死亡。同时夏季害虫发生多,杂草生长快,都会给牧草幼苗存活生长造成危害,导致牧草幼苗损失、滞长或枯死,夏播保苗率低。秋季(立秋前后)播种,此时雨季刚过,土壤墒情好,气温偏高,补播牧草易于出苗,而且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缩短,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牧草幼苗生长。草原沙化区域大多土质瘠薄,土壤保墒能力差,选择秋季播种利于补播出苗和保苗。但秋播时间不易过晚,否则牧草幼苗不能越冬。本地区秋播沙打旺、苜蓿等豆科牧草最迟不晚于8月10日。
3 机械整地,是提高保苗率的有效措施
不同的整地方式对牧草补播出苗率和保苗率有明显的影响。凌源市2009年开始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补播种草,先后采用三种整地方法。2009~2010年是用人工挖穴整地,要求穴口直径不小于20厘米,穴内活土层不少于10厘米,补播种植沙打旺和草木樨。这种整地方式种草出苗率达到80%以上,到9月份保苗率仅为35%左右。2011~2012年借鉴水保工程的“鱼鳞坑”和“水平槽”方法进行整地,在坑内种草,出苗率也能达到85%以上,保苗率略有提高,达到42%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草原沙化治理牧草补播保苗率,2013年我们在部分补播区域探索使用机械整地,即用钩机将补播区域全面翻耕,使活土层达到20厘米以上,并适当平整后播种,这样,出苗率达到90%以上,保苗率达到8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机械整地种草是提高保苗率的有效措施。
4 合理用种,是保证补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补播牧草必须合理控制播种量。草原沙化治理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一般每亩播种量1~2千克。穴播每穴点播种子10~20粒,条播每延长米播种100~200粒,撒播每平方米播种300~500粒。点种时让种子均匀分布,播种量不足出苗过稀,达不到治理效果。播种量过大,幼苗聚堆生长,相互争营养,导致苗弱甚至死亡。因此,保持合理的播种量是保证补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5 加强管护,是维持牧草成长的重要保证
牧草幼苗抗逆性差,补播后必须加强管理。加强鼠虫害监测,发现灾情尽早防治。经常查看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种。加强看护、尽早围栏,防止人畜进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