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燕麦不但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籽实营养丰富,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茎秆的适口性良好,可直接饲喂、制成干草、调制成青贮料。因此加强燕麦的栽培技术,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为畜牧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推进畜牧业的发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燕麦高产的栽培方法 燕麦高产的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
选地。虽然燕麦的适应性强,并且具用抗旱、抗寒、耐贫瘠以及耐酸等特点,但是要想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仍要做好土地的选择工作,种植地的土壤最好要求有机质的含量较高,土壤结构疏松,通透性较好,酸碱度最好在5.5-6.5之间。在选择地时要忌连作,以防止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前茬作物最好选择马铃薯、蔬菜以及绿豆等。
整地。种植燕麦整地时要立足于早耕、深耕和细耕,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第一次的深耕,深耕深20-25cm,以接纳雨水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通气性,保持土壤墒情,在播种前再进行第二次浅耕,进行细耕细耙,耕地后及时的耙压,将坷垃耙碎。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使用石灰中和土壤的酸度。
施基肥。燕麦的生育期短,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要施足基肥和底肥,基肥应选择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优点是养分全面,不但可为燕麦提供养分,还可改善土壤的结构。一般农家肥的施加量为每亩2000kg,施加时可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这是取得燕麦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2、选择良种
选种。优良的燕麦品种是获得高产优产的关键,在加强品种选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要求所选择的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生育期短。
种子处理。燕麦的种子不必进行浸种催芽,可使用干子播种,但是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将秕粒、小粒以及杂粒剔除。因不同品种与批次的种子发芽率不同,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出苗率需在播种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是在培养皿中放适量的水和纸,再放入100粒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置于30-35℃的保温箱内催芽,3-4天后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在发芽率高于95%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大田播种。为了预防燕麦发生病虫害,在播种前可使用多菌灵等药物进行拌种,用量一般为种子总量的0.2%~o.3%。氮肥的施加可以提高产量,磷肥则可保证苗壮,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因此在播种时可以根据地块和以及底肥的施用情况确定种肥的用量。
3、适时播种
燕麦的最佳发芽温度为2-4℃,幼苗可以耐3--4℃的低温,如果低于5℃就会冻伤,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一般燕麦适当的晚播可以减少冻伤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也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尽量使燕麦的拔节期至抽穗期这段时间在多雨的时期。
播种时可以选择使用播种机播种,在播种时要确定最佳的播种密度,一般保持播种行距在30cm左右,具体的距离还要根据地块来确定,以进行合理的密植,对于提高燕麦的产量非常重要,对于播种浓度则要根据墒情来定,一般墒情下播种深度为4-6cm,晚播的情况下可适当的浅一些。墒情不好的土地可适当的深一些。播种量一般每亩为10kg左右。对于较为肥沃的土地可增加1-2kg的播种量。
4、田间管理
良好的田间管理是获得高产优产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燕麦不同生育阶段和对环境的要求来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在苗期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防旱保墒,同时还要巧施苗肥和分蘖肥,以促进苗齐苗壮。在苗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可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7.5kg。
拔节期。拔节的管理目的是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可在燕麦拔节后至封垄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为3-6cm,并进行培土,起到保墒的作用,控制基部的茎节徒长。这阶段可酌情的施加孕穗肥,每亩的施加量为尿素5-8kg、磷肥5kg。施肥时要避免氮肥的施加过量,以免引起燕麦后期倒伏。
抽穗成熟期。这一时期管理的目的是抗旱、防涝、防早衰和倒伏。在根据干旱的程度浇水,但是在灌浆期如果雨水较多,则要做好排水的工作,防止燕麦贪青晚熟。此时还要适时施加叶面肥。
防治病虫害。除了要选择高抗品种和使用药剂拌种外,还要在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做好防治工作,常用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是使用药剂喷洒,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的选择药剂,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5、适时收获
燕麦作为饲料用时可根据用途来选择适合的收获时期,如果是用于调制干草收割的季节应选择在抽穗期,可生产出高品质的燕麦干草;用来调制青贮料时则选择在乳熟期至蜡熟期进行刈割,制作全株青贮则可以在全熟期刈期。为防止燕麦籽粒的成熟期不一致,因此最佳的收获期应为穗上部籽粒完熟,下部籽粒进入腊熟期。
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燕麦是典型的粮食、饲料兼用型作物。它具有较明显的耐盐碱能力,不仅如此,燕麦还是典型的节水型作物,对于平均降雨量只有300mm、灌溉条件落后的白城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白城区域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势平坦,适于燕麦的全程式机械化生产。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依托单位,在燕麦育种、栽培、推广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制定了适于本地区的燕麦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 燕麦具有一定的耐盐特性,但当pH值大于9时严重影响其生长甚至不能出苗。同时,由于白城地区降水不足,种植燕麦应具备水浇条件,地势平整,集中连片,利于灌水,便于管理。通常一个4寸泵能灌溉2ha,6寸泵能灌溉4~5ha土地。
1.2 整地 根据白城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以及多年生产实践,实行秋季整地会明显提高燕麦的产量。上年度作物收获后,10月上、中旬进行翻、耙、拖。要求翻匀、耙细、拖平,如果是用小播种机播种,且没有喷灌条件的,还需做畦,以利于灌水,畦宽根据播种机的宽度确定,通常在1.8m左右。
1.3 播前灌水 由于燕麦播种较早,提倡进行冬灌,冬灌时间为11月初,如播种前灌水,应在播种前5~7天(3月20日前后)进行原垄沟灌并保证灌水质量,否则会影响播种,不提倡播种后灌水,易影响出苗。
具体程序是:秋翻、耙、托平、起埂、灌水。掌握好冬灌时机,灌水后一周内地表开始结冰是最理想的。
2、播种
在保证丰产总穗数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密植,每ha保苗450~500万株。
2.1播前整地 将播前残留的畦埂和毛渠拖平。原垄沟灌的地,要把垄台拖平。
2.2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
2.3播种要求 品种选择适宜白城地区盐碱地种植的燕麦品种,主要是白燕2号。适宜播种期为3月25日~6月15日。播种量为140~160kg/ha。结合播种,每公顷施氮、磷、钾复合肥各250~300kg,或施二铵150kg、硫酸钾50kg(品种间有差异)。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机械播种,行距为15~20cm; 二是刹瓣播种,行距要求20cm,60cm垄距每垄刹三犁。有喷灌条件,播后灌水的地块,播种深度为3cm。播后做畦的地块,采用深种浅出的保苗措施,播种深度5cm。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在燕麦种根生长1cm左右时进行打畦筑埂。打畦筑埂方法:用筑埂器进行,结合地面坡度和收割机割幅确定畦宽,通常1.8~2.5m为宜,畦长视地面坡度而定,坡度大,畦长可达30~40m,坡度小,畦长为20~25m。筑埂时,筑埂器拖土深浅一致,筑埂后修好田间毛渠。播后灌保苗水,未进行播前灌水,且具有喷灌条件的,可以采用播后喷灌保苗水,要求做到不漏喷、不重喷,喷匀喷透。要杜绝播种后漫灌保苗水。
3、田间管理
3.1生育期灌水 在燕麦三叶期、5~6叶期(时间约在三叶期后15天左右)和开花期进行灌水,这是燕麦丰产的保证。后期灌水可根据降雨情况,酌情增减灌水次数,防止土壤水分过大,造成燕麦倒伏。
3.2追肥 结合三叶期灌水,每亩追施尿素5~8 kg。在5~6叶期,如果发现燕麦叶片色淡缺肥,可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3kg。
3.3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粘虫要在粘虫二龄期前进行药剂防治。燕麦的田间除草对产量有重大影响,人工除草耗时费力,效果也不是很好。燕麦田应用除草剂,尤其是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在国内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冷庭瑞的研究发现,在播后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和苯达松除草剂,既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又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在燕麦生长期间,尽量不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如果必须使用,在燕麦4~5叶期进行药剂除草,要严格控制剂量,防止抑制穗分化,例如:施用72%的2,4-D丁酯,剂量为同面积下小麦使用量的三分之一;或在播种前喷施百草枯、草甘膦等灭杀性除草剂。
4、收获
最好采用机械收获方式,可减少落粒,避免人工收获造成的损失。穗粒表现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泽,进入黄熟期时进行收获。脱粒后及时进行晾晒,含水量降到12.5%以下时,进行清选、入库。收获后,及时把燕麦秸秆清理到田地以外适于晾晒的场地进行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