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的繁殖,食蚊鱼顾名思义是吃蚊子的鱼,一昼夜能捕食200条孑孓。因为能起到除害防病的作用,所以在许多国家安家落户。1911年引入我国台湾,1924年进入内地,并在很多省市自然繁殖。
食蚊鱼体形似柳叶,尾柄宽长,侧扁,长2.5~5厘米。体色青灰,头宽吻尖小,无须,无侧线,背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靠近尾柄,雄鱼的臀鳍部分鳍条变细形成交配器。对水温、水质无严格要求,适温为10~30℃,中性水。
繁殖特点:春末夏初气温开始升高,沼泽、池塘蚊子幼虫孳生,为食蚊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温度亦适宜,是繁殖的最佳季节,雄鱼和雌鱼追逐交尾,每条雌鱼1次产仔数条至数十条,5~9月可产仔3次左右。刚产出的仔鱼不能捕食孑孓,只能吃“洄水”(草履虫等活饵料)。随着成长,可食鱼虫,以后逐渐吞食孑孓。
食蚊鱼很容易饲养繁殖,作为一种活鱼饵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