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据虞祥发(1982)报道,发病初期,蚌壳后端微开,裂口约占腹缘口全长的1/4,壳无法紧闭,喷水无力。疾病严重时,出水孔不能喷水,只能滴水;外套膜的中夹膜,因积水而高鼓成流动状的水泡,无法排出,外套膜的边缘膜成波浪状的鼓胀;若刺破水泡,有淡黄色黏液外流,有臭味;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夹膜积水高鼓,闭壳肌失去闭壳能力,两壳完全裂开(裂口大的约为0.8-1厘米,小的也有0.4-0.6厘米),易被小虾、蚂蟥和小杂鱼等敌害入侵,加快死亡。此病还和烂鳃病并发。
(二)防治方法
将病蚌从吊绳上取下来,刷去两壳外表层的青泥苔、污物等;病情严重的蚌,用送片针轻轻地刺破中夹膜,排出积水,或用注射针,从边缘膜外抽出积水,最好再注射1‰。盐酸金霉素1毫升,然后再将病蚌在1‰-2‰盐酸金霉素液中药浴10-15分钟,移至经消毒过、并培育有藻类的塘中吊养;隔天后,用同法再治疗1次,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发病的吊蚌病塘,全池遍洒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放10克,每月1次,也能起到防治蚌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