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认为多放对虾苗产量高。从养虾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精养或粗养,池塘收苗密度过高时,会导致虾体小、长得慢、发病早、产量低。虾苗的投放密度大小与池况、水质、饵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使养虾成活率高,放苗宁少勿多,建议放养1厘米以上虾苗,精养池每亩2-2.5万尾,粗养池每亩4000-5000尾为最好。
误区二,认为鲜料优于配合饵料。鲜料养虾生产速度大于配合饵料,因此认为喂鲜料好是不科学的。鲜料中有时带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以直接感染虾体;鲜料污染水质,尤其在换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严重损坏水质;鲜料不如配合饵料营养全面,且配合饵料有预防疾病的药物。
误区三,认为防病与否效果一样。有不少养虾户认为对虾早晚要发病,用药只能白白增加费用。的确,对于暴发性虾病,确实无疗效确切的药物,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从而使养虾获得成功。防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重点抓好池水消毒、饵料投药环节,切勿贪图省工、省钱而导致养虾功亏一篑。
误区四,认为水质调控与否一样。养虾的关键是养水,养水的关键是人工调控。目前,仍有不少养虾户不根据实际情况,仍然大排大进水体,这势必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对虾发病死亡。养虾水环境一定要稳定,对于确定大小的池塘,养虾前期、中期每日换水深度为5-6厘米为宜,后期可适当加大。
误区五,认为光合细菌应用与否一样。换水只能改善池水,而不能改善底质和消除产生有害物质的根源。光合细菌能利用水和底泥中残留的有机物质、氨及硫化氢等,特别是当底层溶氧化减少,有机污染物较多时,光合细菌活动更为激烈。光合细菌可以起到以菌攻毒、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