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后期随着昼夜温差变大、残饵粪便大量积累,水浓、水脏、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返底、倒藻等水质问题频繁发生,轻则吃食变差、经常浮头,重则病害不断或缺氧泛塘,造成严重损失。养殖过程中水质的稳定程度是影响我们健康养殖的关键,下面就养殖后期如何更好的稳定水质做个简单分享。
一、好水的标准
1、稳定
池塘水质的稳定性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表现:⑴常规指标如pH值、溶解氧日变化小,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低或者没有的水质越稳定,池塘水质常规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或摄食,短时间内变化越大对养殖对象影响越大;⑵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水质越稳定,不同生物对营养和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池塘生物种类越多适应性越强越不容易倒藻。
返底形成的大量“泥幔”
藻类老化形成的“幔子”
2、溶氧充足
池塘溶氧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养殖对象的饲料利用率,还直接影响水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溶氧含量越高饵料利用率越高、残饵粪便越少、有益微生物的净水能力越强,氨氮、亚硝酸盐越容易被转化,反之溶氧越低水环境越差。另外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需要消耗氧气,因此保证池塘溶氧充足也是减少倒藻的有效途径。
3、底好
池塘底质好比泡茶的“茶叶”,只有上好的茶叶才能泡出上好的茶。池塘淤泥过多,是池塘水质问题的根源。适当清淤、晒塘或用药物定期改底是改善底泥的有效手段。
淤泥多的池塘水质难稳定
黑臭底泥的池水亚硝酸盐易高
二、养殖后期如何稳水?
1、加强增氧,保证底部溶氧3mg/L以上
池塘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影响池塘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也是决定氨氮、亚硝酸盐高低的关键;长时间低氧或缺氧的池塘净化能力弱造成水体稳定性差,因此加强增氧,养殖后期常开、多开增氧机,晚上十点前打开增氧,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减少底部耗氧物质的积累;有条件的池塘少量多次加水换水;当傍晚检测溶氧低于3mg/L时,夜间使用“底加氧”等药物保证池塘夜间不缺氧。
2、定期改底、解毒
养殖过程中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残饵粪便、死亡藻类等不断积累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等。定期5-7天使用“底加氧”改底、“碧水安”解毒,可以净化水质,达到稳水的目的。
3、合理补肥、补菌
池塘里面的溶解氧大部分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而增氧机增氧“幅度”很低,因此保持藻类的活性和数量至关重要,这其中就是要合理补肥、补菌。选择好肥料是关键,好的肥料标准是:可溶(利用率高)、营养全面(肥水稳)、安全(不诱发或加重病情),补菌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可以加速池塘物质转化,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4、补充碳源,提高水体的碳氮比
碳源是影响池塘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尤其是使用高蛋白饲料的养殖后期,总氮偏高造成碳氮比失调。通过使用含碳高的活菌制剂“活力碳”可以调整池塘水体的碳氮比,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最终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