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多变,家兔易患巴氏杆菌病,本病传播迅速,短期内可引起大批死亡,应引起重视。
1.临床症状。兔巴氏杆菌病常以鼻炎形式流行,又称兔传染性鼻炎。潜伏期较长。分为三个类型:(1)急性型。病兔体温升高41℃以上,呼吸急促,停食,鼻腔中常有浆性黏液,有时腹泻,死前体温下降,四肢痉挛,全身战栗。一般在病状出现后12~48小时死亡,有时未发现症状就突然死亡。(2)亚急性型。病兔体温稍高,呼吸困难,鼻腔中有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常打喷嚏,有时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最后消瘦死亡。(3)慢性型。病程稍缓慢,发病初期常与感冒相混淆,流水样鼻液,以后逐渐变成脓性,常在鼻孔周围形成黏液性硬痂。常常有皮下脓肿,中耳炎,内耳炎和乳房炎等。病程可达1年左右。
2.防治措施。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国际单位,每日4次,连续3~5天。注射部位在臀部或腹部内侧,经剪毛消毒后即可注射。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05~0.1克,每日2次,连服5天。如服五甲氧嘧啶效果更好。症状较轻的病兔应尽快隔离治疗,严重的应立即捕杀。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春季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注意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饲料的补充,做好卫生管理,经常进行清圈和消毒。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作者:陈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