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霜降来临,鱼塘的鱼便会出现死亡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霜降劫”防不胜防呢?
一、霜降的气候特点:
1、霜降的最大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白天中午时炎热,但夜晚就会很凉爽,昼夜温差甚至相差10℃以上。
2、东风、东北风居多,池塘环境不稳定。
尤其是前段时间一直连阴雨,不少塘口发生倒藻的,今天镜检不少塘口水质,发现——隐藻、膝口藻、裸藻占的比例比较大!
二、养殖池塘特点
1、池塘上、下水层温差大,易造成水体分层及夜间返底缺氧。
2、池塘处于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污染严重,易滋生大量有害菌及寄生虫;且池塘负荷加重,容易发生缺氧现象。
3、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藻类单一,容易发生“倒藻”,引起水变。
4、死藻、残饵粪便等积累多,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多。
经过之前差不多一个礼拜的阴雨天,后又放晴。不少塘口发生如下情况:1、倒藻或转水,水变黑了、变寡了(瘦了);2、鱼不肯吃食;3、氨氮超标,甚有亚硝酸盐也高的;4、鱼鳃上车轮虫多、吃料炸台等;5、连续晴天后,吃食有所改善,不少鱼——“蛙泳”厉害了!
三、鱼体健康状况的特点
1、饲料投喂量大,鱼摄食量相对较高,肝脏及消化系统负担加重。
2、水中溶解氧饱和度低,鱼长期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鱼体质较差,极易被病原感染发病。(主要是寄生虫或细菌感染)
3、养殖前期,由于使用过多的抗菌药及抗生素,鱼体产生耐药性,使得在后期发病时,治疗效果不理想。
有些养户开始就上“抗菌药”或“抗生素”的——原粉的!也有很多养户是这么做的:先不管什么病害,鱼一发病,上来就是杀虫、消毒,内服消炎药!
四、霜降前后池塘管理四大误区
误区一、温度适宜,鱼类吃食好,尽可能多投喂。
精力了持续的阴雨天,鱼本身就喂不下去,一到晴天,很多养户就急了。饲料投喂多,特别是下午投喂时,水体溶氧高,鱼类摄食好,投喂量更多。但是,投喂过多实际上并非好事,鱼体因为消化食物要加大对水体溶氧的消耗,如果水体溶氧不足,不但影响饲料的转化率,而且能诱发病毒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误区二、风可以增氧,不用开增氧机
大风确实可以起到增氧的作用,但是霜降前后以东风和东北风居多,容易导致那些底质差的鱼塘泛底,甚至引起缺氧。
误区三、过度杀虫、杀菌预防鱼类发病
平时不改底、调水,不加强鱼类体质,一味地想通过杀虫、消毒控制疾病的发生。但是过度杀虫、消毒,对于造成极大的应激甚至中毒,反倒会加剧疾病的发生。并且培养了寄生虫和细菌的耐药性,一旦鱼发病死亡了,再去用药治疗就很困难。
误区四、想法设法降亚硝酸盐
随着投喂量的增加,池塘的污染增加,那些平时不注重改底、调水的鱼塘,亚硝酸盐居高不下,依赖使用速降药物,这样水质变化大,对鱼类也是一种应激。
五、霜降前后池塘的管理操作建议
1、对于负荷较重的池塘,可选择适当出鱼,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池塘负荷。依据价格但不要被行情完全束缚住!特别是鱼载量已经很大的塘口,鱼规格已可以的,就适当出一些鱼,不然的话,后面鱼长势肯定受影响的。
2、水质不好的池塘,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晚上早开增氧机,有条件的可以少量多次更换新鲜水,增加水体溶氧。
3、定期使用“安蓝”改底,可有效减少寄生虫及有害菌的繁殖,达到抑虫抑菌的目的,减少鱼体发病。
4、定期使用“活力团”、“生物酵素”等活菌制剂,调节水质、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质;定期使用“碧水爽”解毒,尤其是在天气不稳定或变化较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