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
水蛭卵茧
选种水蛭野生品种较多,最常见的是泥蚂蟥,体形小,多生长在稻田地里,不宜养殖。人工养殖应选择个体比较大,繁殖多,生长快的宽体金线蛭作为种用。种用水蛭应选择健壮无伤残,每千克100—179条为好,一般体格粗壮厚实,肌肉发达,用手触摸迅速缩成一团,乎握富有弹性,放开后,活动能力强,表面光猾,体表黏液较厚,背面颜色较浅(颜色深的个体年龄较大),在水中游动迅速,能很快找到隐蔽场所的金线蛭为优良品种,这样的种蛭成活率高,产卵量高,孵化率也高。种蛭选择要到大规模的养殖场家去引进,切勿到一些炒种单位去引种,因为炒种单位首先对技术没有一定把握,很难引导养殖户成功,另外,由于炒种单位的种蛭经多次倒运后,使种蛭组织破坏,在养殖中容易导致大量感染。
安徽水蛭(蚂蝗)卵茧如何提高成活率
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宽体金线水蛭背面暗绿色,有5条纵纹,吸取血液,由咽经食道而贮存于整个消化道和盲囊中。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口于腹侧。多数生活于淡水中;少数为海水或咸淡水种类;还有一些陆生或两栖的;多在温湿的地区。大小在4—200毫米之间。蚂蝗有环带,雌雄同体。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所以,一般认为它是由一类适应外寄生的祖先演化而来。许多种寄生虫蚂蝗以吸取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有的或多或少是固定生活于一个动物的个体上,接近于体外;有的只是一时性地侵袭,吸饱血液后掉下来;但也有属于普通的掠食。
安徽水蛭(蚂蝗)卵茧如何提高成活率
水蛭苗种投放;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