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购买到水蛭吸取的饲料—螺蛳、河蚌就可以养殖,(除海水以外),室内室外、家前屋后、老厂房、荒田、鱼塘等,它不受南北气候的影响,养殖面积可大可小。
目前最理想的养殖方式是利用农田挖养殖池(沟)宽B·C米、深A·AB米、长度不限。东西走向、池(沟)之间留A·AB米宽管理走道,老池塘、鱼荡进行修整养殖,做好防逃设备即可,池内水深保持50—100公分,每平方水面养殖100条,每亩养5万条左右。
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是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老池塘、鱼荡进行用网箱养殖,网箱宽度C—D米,长度不限,网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涝,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每平方水面养殖120条左右
利用家前屋后、老厂房或旧水泥场地、园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无土立体养殖,建池规格宽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长度不限,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墙距池底高80公分处做好抗洪出水口,每平方水面可养200条左右。这种养殖方式,高投入,低产出。是仅供参考的养殖方式。
人工养殖水蛭对种苗的选择是相当重要关键。
对于野性水蛭自捕或购买来作种源,进行人工养殖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含量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否则种龄混乱、野性不稳定、水体环境与养殖生长环境难于适应,导致无法管理。
水蛭生命力强、繁殖高、每条种水蛭全年产茧繁殖,幼苗约100条左右,产茧时间能在三年以上,幼苗的成活率可达50%以上,水蛭在正常养殖管理下,一般没有疾病发生,因此不宜使用药物,养殖期间,严禁农药、化肥和化工原料进入养殖池塘内。
人工养殖水蛭的周期一般为6个月,从交配、繁殖、孵化出苗至成品,幼苗到成品,如精心管理,养殖时间为120天。放松管理,投食不定,会延长到半年以上,因此要丰产丰收,必须运用科学的饲料管理、强化幼苗的精养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做到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水。
水蛭饲养管理很简单,幼苗分养后,每隔3天补充一点清水,饲料来源主要以螺蛳、河蚌为主以及适量的青汁饲料,每隔2—3天投喂一次,如自然池塘或网箱养殖,每星期投喂一次,半个月换水一次即可。通过实践,每条幼苗水蛭到成品,一般吸取螺蛳为50粒左右,大约二市两。
人工养殖水蛭效益分析:成品活水蛭每市斤大约15条—25条,【2010年】市场售价每市斤40元—50元,每条水蛭平均约2元左右,种苗和各项养殖费用为0.50元,每生产养殖一条水蛭可得净利为1.50元左右,因此养殖的效益和养殖管理、饲料模式有着双重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蛭的用量越来越大,它不但可以药用、出口创汇、保健用品、化妆用品、食用也正向我们走来,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将是一个新致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