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类虾病越来越多,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大家碰面时说来说去的也是与虾病相关的话题,互相探讨的也都是如何有效治疗某某虾病的技巧,以及上面上新出的特效药的效果如何,等等。殊不知,一旦虾病发生,防治始终具有很大风险,即使有效控制住了,也难免要付出较高的药物成本,更关键是或多或少都会有虾损耗。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更迫切需要的是摸索一条健康养殖的思路,有效防范虾病发生才是王道!
根据池塘条件与水源干净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做水方法,切实做好放苗前水质的管理。
最近几年,我国南方对虾在养殖过程发生病害的时间越来越早。大家往往都把虾病发生原因归咎于虾苗质量及恶劣气候频频出现。诚然,这两者是养殖前期对虾发病的原因之一,但笔者经过多年来在各地的走访、摸索和试探,发现养殖周边水环境变“富”了,这是造成了大多养殖水源的生态不利于养虾,从而导致对虾容易发病的主要原因!
水环境“富”了,水中的有害菌藻就会成为优势种群,如果还是按过去培水操作,就会培起不利于对虾生长、以有害菌藻为主的水体生态,此时水环境产毒力明显增强,会直接危害鱼虾,EMS频频发生就是例证。
此处,水环境“富”了,水体就会富集各种过去没有或量少不会对鱼虾产生危害的藻毒、菌毒等毒素,这些毒素直接损伤对虾肝组织,造成肝病变、急性坏死等。
而且,水环境“富”了,水中有机质过量便沉积覆盖在底土表面,导致底土中的矿物质不能扩散到水中,造成水体总硬度下降,即水变软。其最终结果是造成水体PH居高不下难以放苗、水色不稳、频频倒藻、养殖过程PH波动大、虾肌肉白浊抽筋蜕壳困难,甚至蜕壳不遂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水已经变软。
总而言之,水源“富”了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水体的微生态,以改变水体的菌相来改变水体微生态;接着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水中这些有机无机物质降解转化为藻类营养元素,供藻类利用,这样既能培藻,又能净化水质,优化水环境。
全程保持水环境的自净力高于产毒力,坚持氧底碱底。
全程维护水体有益藻类的旺盛生长,以吸收利用水中有害物质。养藻严格按照“前期以菌带藻,中期补菌追肥保持菌藻平衡,后期以藻促菌”的水质管理原则,做好氧底碱底的底质管理措施,保持水环境良性平衡,确保池塘有充足的溶解氧,足够的总碱度和总硬度,并尽量保持水质因子的相对稳定,以免造成对虾应激。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软、PH值偏高,倒藻等不良现象频频发生,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对虾易发病害,从料台内的对虾看见,只有一条虾是比较健康的,其他的虾都是亚健康的,如粪便糜烂、红须、半胃,体色不一泛黄、无光泽,心脏看不清,包膜蓝绿,空肠,肝肠胃出现病变等。
祛风健体,提高对虾的抗逆力。
祛风是一个中医概念。风指风邪,泛指由风致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因风邪引起的疾病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好得快;祛风即是消除风邪、治疗因风邪引起的疾病。引用在水产养殖上,“风”泛指内外环境的不适因子及应急反应。祛风就是消除不适因子、缓解不适反应、治疗由应急诱发的各种病害。不适因子有天气急剧变化、水质的理化因子等;应激则是指鱼虾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和保护性反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则称之为应激原。
应激原有两大类:一是天气和水环境因子变化,一是饲料营养不平衡或超标所引起的营养应激。
外界环境应激反应具有双向性,适度的应激可增强鱼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白对虾经过驯化可以在纯淡水中生存;但频度大或长时间作用的应激,则会引起鱼虾的耗氧量加大、新陈代谢快、消耗能力增多,体内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并削弱对虾体质和抵抗力;若超出了对虾的适应范围时,会损伤对虾组织器官(如肝萎缩、鳃丝肿大等)或引起代谢障碍,诱发病害,甚至造成死亡。如白对虾从海水中一下子移至淡水中,它只能生存几个小时,时间长了就会死亡。
对虾常见应激反应的症状:
①大触须发红或断须、尾扇发红,游泳足变黄、步足发红,体色发红、暗淡、无关泽不透明,肌肉白浊、抽筋、坏死等。
②肠道断节、水肿、甚至肠炎、空肠空胃等现象。
③减料甚至不吃料,出现游塘现象。
④容易受惊跳塘。
⑤应激蜕壳困难或蜕壳不遂。
⑥出现黄肿鳃等鳃病症状。
⑦肝病变。
⑧偷死。
肝红肝前端萎缩,空肠不空胃,肠道不清晰,一般都是由于水中中毒素引起的中毒,导致虾不长。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出现应激蜕壳不遂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