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对虾都有可能发生四种虾病,即病毒感染症、细菌感染症、立克次氏体感染症和寄生虫感染症。而南美白对虾主要引起病毒感染种类有桃拉病毒TSV、白斑病毒WSSV等。以上两种病毒并随着种虾、虾苗进出口突破国界,后患无穷。而白斑病是现在流行最广的世界性病毒。
我省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养殖逐步增加,但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也并不乐观,有近70%的养虾地不同程度地开始出现病害。所以,对南美白对虾的病害要防重于治。首先是做好白斑病病毒的预防处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过滤系统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和病毒的媒介生物,过滤水再经过臭氧水处理机,保证水源不带病菌和病毒,其次是通过适时换水和使用生态制剂稳定水质,调控池水藻相使池水保持有效生物生态平衡,预防细菌和其他疾病发生,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暴发。适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强化和免疫强化物质,保证对虾自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当发生病害时也主要采用抗生素、中草药等对环境无害的药物进行治疗。
南美白对虾养殖开始时,池塘施泼2毫克/升的土霉素于水体中;以后每隔一星期,改施用1-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一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种甚至多种药物,以增强虾抗病能力,拌饵药有维生素C、E、大蒜素、土霉素、抗病毒元、氯霉素等,对虾池进行科学的管理,使虾池持续保持生物生态平衡,平衡虾池藻相和菌相,有效防治南美白对虾虾病的发生。
(一)病毒性疾病
1、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
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为全球对虾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极强,污染宿主后致死率高达90—100%。对虾一般污染后48小时出现白斑,4天内死亡率达100%。每年因此全球养殖对虾产量减产一半,损失几百亿人民币。该病1994—1995年在泰国、印度、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国家酿成暴发性流行病。1996年,由于病毒性虾病暴发,斯里兰卡80%以上养虾场频于绝产。
该病自1998年首次在台湾暴发以来,随后从福建沿海蔓延到黄海和日本海对虾养殖水域,并逐年导致养殖对虾暴发性、毁灭性死亡,其疫情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1993年以来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造成对虾大面积死亡,这是危害对虾养殖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
(1)病原
病原体为一种无包涵体病毒。但不同学者研究方法及侧重点不同,对此病害的叫法不一。分别为白斑杆状病毒(WSBV)、皮下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PCBV)等。
(2)病症
养殖对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死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围着池边在水面兜圈或在水中翻滚)这种行为上异常行为可在几小时内重复出现,直到最后无力活动,腹面朝上慢慢沉到水底。或被其他对虾吃掉。
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斑点。甲壳软化也较常见,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肝胰腺呈棕黄色且易碎。发病的对虾活力下降,应激性下降,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因此又称为暴发性白斑病。
(3)病理变化
(WSSV)病毒侵害的主要组织和器官是皮下组织;表皮角质组织、触角腺、造血组织、鳃、血淋巴器官、肌肉纤维质细胞、食道、胃的表皮与结缔组织。同时在心脏、眼、神经及生殖腺组织中广泛分布。胃部坏死严重,其次是中肠、表皮及皮下结缔组织。病毒侵害对虾大部分器官,从而导致全身性系统性的坏死。
但(WSSV)病毒主要是通过对虾摄食传播而引起污染。没有发现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污染(WSSV)和肝胰腺细小病毒。18℃以下对虾仍然可以污染(WSSV)病毒,只是表现为不发病,而温度高时,带病毒的对虾体内病毒随着温度升高增殖速度加快,表现为发病而死亡。
(4)防治方法
①加强对种苗的健康检测,目前可通过DNA探针及PCR技术即可检测出种苗的带毒状况,以便阻止带病毒种苗进入养殖环境;
②常年在饲料中添加含有大量参素、核甘素、氨基酸多肽类、酶类及配糖体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作用表现在:刺激对虾免疫系统及激发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对虾酶系统适应内外环境的应变,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可有修补病虾由于病毒侵袭造成肝胰脏组织的损伤,恢复肝细胞。
③在对虾饵料中加入5-8%“抗病毒元”(Anti—VirusIst)产品,放苗后投喂20d。取自纯天然的优质动物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这些功能性蛋白质能有效地激活鱼虾自身的免疫机能,改善其健康状况,最终提高对虾的生存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治对虾(WSSV)病毒。
④在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15-20×10-6生石灰或0.2-0.3×10-6(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或每星期采用0.5×10-6溴氯海因复合剂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⑤在整个养殖周期里,经常采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芽胞杆菌、CBS活菌制剂、西菲利活菌制剂等有效调节水质。
2、挑拉综合症病毒(TSV)
(TSV)综合症1992年6月首次在厄瓜多尔发现,主要污染南美白对虾。1993年厄瓜多尔因此减产15%,许多虾场关闭。污染的地区范围在迅速扩大,现己扩大到全美洲。传播到秘鲁、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美国的夏威夷。该病是造成美洲对虾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
(1)病原
挑拉综合症病毒病原为(TSV)病毒。
(2)病症
该病急性病程约2-5d,急性污染常发生在0.1-0.5克的幼体(14-40d)死亡率高达90%。污染虾不食、昏睡,体色素扩散,尾部和足发红,影响蜕皮。急性污染虾在上皮和皮下(表皮、鳃、附肢、前肠、后肠)带有坏死性损伤,慢性污染(整个生长期)其积累死亡率从5%-100%,(TSV)流行后残存的虾其外观和组织病理上没有任何症状或坏死。在下次蜕皮时会再次转为急性。成虾多为慢性,死亡率通常小于50%。其外壳多处坏死区域。对那些污染严重性期残存的并处于蜕皮阶段的个体表皮上会有多个随机分布形状不规则凹下的黑色素沉着的损伤。这种症状是慢性期和恢复初期的症状。但蜕皮以后的虾会发白,外表皮有褪色的损伤。
(3)防治方法
①加强对种苗带病毒检测,采用DNA探针及PCR技术检测种苗带毒情况,以保证健康种苗进入养殖环境;
②在疾病流行季节,每5-7d全池泼洒0.3×10-6二溴海因复合剂1次,同时每半月坚持全池泼洒1.5×10-6季氨盐络合碘1次。
③常年在饲料里添加含有人参皂甙的生物活性添加剂及多糖类的酵母细胞壁,其添加量分别为0.1%及0.2%,以增强对虾抵御(TSV)病毒的能力。
④在对虾饵料中加入5-8%“抗病毒元”(Anti—Viruslst)产品,放苗后连续投喂20d。可有效防治(TSV)病毒。“抗毒元”取自纯天然的优质动物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这些功能性蛋白质能有效地激活鱼虾自身的免疫机能,改善其健康状况,最终提高对虾的生存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治(TSV)病毒。
⑤在整个养殖周期里,经常采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硝化细菌、放线菌、芽胞杆菌、CBS活菌制剂、西菲利活菌制剂等有效调节水质。
在疾病高发阶段,经常往水体泼洒5×10-6高浓度的光合细菌,同时在疾病流行季节,适时向水体泼洒0.2-0.5×10-6蛭弧菌,这样既能改善水质及底质条件,同时可将(TSV)污染对虾后的继发性污染原——嗜水气单胞菌控制在低水平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