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种放养前
1、清整鱼池池塘环境直接影响鱼种的健康,一定要加以清整,经过清整可以消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改良底质和水质,增加水体容量和加固池堤,减少漏渗。清整鱼池包括修整和清塘两个方面。
(1)修整鱼池在冬季将水排干,挖去过多的淤泥,一般留10一375px,经阳光暴晒、冰冻,并除去塘边杂草,加固堤埂,减少漏渗。
(2)药物清塘在放养鱼之前,需先用药物清塘,清除池中存在的病原体和带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以及野杂鱼、鱼类的敌害等。常用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茶饼)等。
2、选择优质健康苗种放养健壮和不带病原的苗种是养殖生产成功的基础。放养的种苗应体色正常、健壮活泼。必要时应先用显微镜检查,确保种苗上不带有危害严重的病原。
3、做好检疫工作为了防止鱼类疾病随着鱼的运输而传播,从外地购进苗种时,应请有经验的鱼病工作者协助做好检疫工作。不从疫区购进苗种,不购进有病苗种。
4、放养优质品种挑选和培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最简单的办法是从生病池塘中选择始终未受感染的或已被感染但很快又痊愈了的个体,进行培养并作为繁殖的亲体,培育出抗病力强的鱼类品种。
5、合理放养合理的混养和密度对预防鱼病有积极的意义。应根据鱼池具体条件和饲养管理方法合理混养和密养。由于同种鱼容易感染同一种疾病,因此单养池要比同等条件下的混养池容易发病,应提倡混养。而且,在有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鱼类密度越大,接触机会越多,越容易引起感染。如果密度太稀的话,又会较低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必须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防止鱼病两方面考虑,结合池塘水质和鱼种饵料条件,管理措施方法来定出适当的放养密度。
6、调整放养时间及放养模式鱼种阶段为鱼类整个生长期中发病最频繁的阶段。传统的鱼种培育一直遵循着“年初放,年终收”的养殖方法,致使鱼种成活率一直较低。为提高鱼种养殖成活率,生产上应结合鱼类发病规律,从变化养殖时间和调整养殖方式着手,避开发病期。如春季水温上升,病原体开始生长繁殖,鱼类经越冬后,体质瘦弱,鳞片松散,鱼体极易受伤,病原体乘机而入。改3、4月份放鱼种为上年立冬前放种;改放春片为放秋片,改放小规格鱼种为放大规格鱼种;如周年夏花养成食用鱼、南美白对虾套样鳜鱼、河蟹套样鳜鱼、种草投螺养蟹技术等。这些生产时间和方式的变化,有效地预防了鱼病的发生。
二、养殖过程中
1、改进投喂技术饵料的质量和投喂技术是增强鱼种体质,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和提高养殖鱼产量的重要措施。应根据饲养鱼的情况和环境条件采取“四定”措施,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2、科学调控水质
水质管理要点主要有:
(1)溶解氧 溶氧过低除影响摄食率、生长速度、易缺氧等状况外,还易造成其抗病能力下降,疾病频繁发生。
(2)酸碱度(PH值) 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对水产动物产生危害,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若pH过高,(铵)NH4会转化为有毒的(氨)NH3,而pH过低,硫化物会以H2S形式存在,增大其毒性。
(3)硫化氢硫化氢(H2S)存在,会造成水产动物摄食困难,尤其是苗种阶段的死亡。
(4)氨(NH3)水质分析中的氨氮是指NH4和NH3的总量,当氨氮过高,易造成弧菌或气单胞菌产生毒力。
(5)亚硝酸盐(NO2-) 亚硝酸盐是当前制约水产健康养殖的根本障碍,主要体现在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大量致病现象发生,几乎所有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亚硝酸盐过高。
(6)有机物残饵、粪便等形成,是水产动物氧气争夺者,易造成泛池。
3、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1)密切关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在饲养过程中,应每天至少巡塘1一2次,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因素,如水污染、投饲的技术与方法、暴雨、高温、缺氧等因素造成的水质变化。尽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也可及时发现疾病的一般症状,如鱼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失去平衡、体色反常、不吃食等,就应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尽早采取措施。
(2)养殖过程中实施消毒措施苗种消毒、池塘消毒、饲料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
(3)药物预防药物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但经常使用就可能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因此药物不能滥用,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先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4)操作要细心在对养殖动物捕捞、搬运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操作应细心、谨慎,不使动物受伤,因为受伤的个体最容易感染细菌。对池塘进行定期或经常清除残饵、粪便及动物尸体等清洁管理,勤除杂草,以免原生动物繁殖和传播。另外,流行病季节和高温时期尽量不惊扰养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