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之后,森林、土壤、沼泽里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被洪水冲刷出来,一些带菌的野生温血动物被冲散,加之吸血昆虫活动和闷热潮湿气候,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加强动物防疫,减少动物疫病损失,现就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介绍如下: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抗病能力。一要合理使役家畜,注意歇息,避免正午晴热天气使役,防止家畜中暑。二要保持畜禽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晚间可采取烟熏的办法,驱除蚊虫,避免叮咬。三要多饲喂一些优质饲草饲料,不饲喂霉变饲草饲料。如灾后严重缺乏草料,轻度霉变饲草可经多次水浸漂洗,晒干饲用;轻度霉变的颗粒饲料,可先用清水淘洗,然后用10%生灰上清液浸泡12小时以上,期间3次换水,再用清水洗净饲用。
二、搞好环境消毒,减少传染源。被洪水淹没过的圈舍、围栏、饲喂用具等应当经过彻底消毒,才能重新使用。一般可采取冲洗、日晒等物理方法,也可选用石灰水、烧碱、过氧乙酸、酚类及季胺盐类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农村可用10%~20%石灰水或20%~30%的热草木灰水对棚圈、地面、墙壁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牲畜垫草全部焚烧,牲畜粪便采取堆积发酵的方法进行消毒。蚊、蝇、蜱较多的地方,可采用敌百虫等杀虫剂喷洒灭虫或在圈舍内外烧蒿草、艾叶、草辨等烟熏驱虫。对病死、洪水溺死的畜禽尸体,不要食用,更不要随意乱丢,应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深埋地应选在远离人畜、水源的地方,坑深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一层石灰或草木灰,再用土填平。
三、做好灾后畜禽常见病、重点病的防治工作。重点病主要有猪瘟、鸡新城疫等;灾后常见病主要有禽霍乱、猪肺疫、猪丹毒、牛出败、牛流行热、细菌性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仔猪黄白痢、羊肠毒血症、血吸虫病、中毒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注射疫苗预防。没有免疫的畜禽以及灾后补栏的畜禽,应分别及时注射猪瘟弱毒冻干苗(或猪瘟三联苗)、鸡新城疫疫苗、禽霍乱疫苗等相应种类的疫苗。对历史上流行过炭疽的地方,牛、羊应注射无毒炭疽芽胞苗。二是化学药物防治。家畜血吸虫可用吡喹酮,消化道线虫可用敌百虫、阿维菌素,家畜锥虫病和焦虫病可用血虫净,鸡、兔球虫病可用克球粉或球虫粉治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而定,最好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投药。三是注意饲料饮水卫生。饲养过程中,畜禽饮用水要清洁,如果水源受到污染,可在每吨水中加入6~10克漂白粉进行消毒。预防中毒病主要是不喂霉变的饲料或饲草。
四、依法灭病,预防为主。国家对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灭病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安徽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对此都作了详细规定。大体来说,广大饲养户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发生动物疫情时应及时告知当地政府或畜牧兽医部门,以便尽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不出售、不食用以及不随意丢弃病死、溺死畜禽,以防病原体扩散;
3、对患病畜禽停留过的场地、圈舍以及接触过的用具等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4、出售畜禽前,主动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不能出售。
(来源:现代农村报詹松鹤田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