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何人忧地?
池塘底部管理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人津津乐道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池塘底质的重要性,不应是由水产药店来决定的,也不该是由养殖成品收购方来决定的,池塘底质的重要性是由养殖动物及其栖息习惯来决定的,是由“产值”来决定的,最终结果也是由水产养殖老板们决定的。
新塘旺三年:在我们讨论池塘底部因何而致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超标之前不应忽视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说法即“新塘旺三年”。如果知道它的依据是什么,就将会揪出致使池塘底部频频出现问题的“幕后真凶”。喜欢养花养草的朋友应该知道,如果需要给花草换泥土(花泥)宁可舍近求远去山间老林掘泥挖土也不会就近在农田里来一铁锹。因为耕地在常年累月的生产过程中,土壤肥力极低,再因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致使土壤板结(结块)凝固严重已不具备花草自然生长的需求。养殖池塘也是一样,新建的养殖池塘就像年轻力壮的小伙儿一样,吸收消化能力强,有机物积累几乎为零。“喂”多少“吃”多少,有时还不够,新池塘会出现肥水难,不过相比“肥不停”的池塘“不停肥”更为可控。养过十几二十年的池塘有机物积累超标,池底土壤碱化严重,池塘自净能力下降,总是给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惑。倒不是害怕半路熄火,关键刹车不好使。现在也有养殖老板喜欢用“吸附剂”一类药物,殊不知一个健康的池底环境就是池塘天然的“吸附剂”。
水能载舟,底能覆舟:很多老板对于池塘水质环境更为关注,毕竟“大宝天天见”。以我们海水养殖为例,单纯的水质老化,藻相不好可以通过“排换水”进行缓解。但池塘底部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随着养殖进程的推移,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越来越大,如果忽视池底的安危,它很有可能就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老中医认为“足为人之根”,小西医认为“底为水之本”。关于池塘底部的问题,应该秉承着有计划,有规律,有针对性的原则进行维护。养殖动物进入池塘后,每一天都会有损耗,粪便残饵日积月累,往往大问题都源于若干小问题的积累。池塘中的一些理化指标相互之间都有着紧密联系,所能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因,有些通过池水看到的或许正是池底“透露”的。所以也应将水和底视为“唇齿相依”。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池塘中的大部分养殖动物都栖息于池塘底部。尤其是那些或因环境恶化“逃生能力”较差的养殖动物更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在我们本地水产养殖品种中,缢蛏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关乎着这一年养殖的成败。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缢蛏的养成率和产量下滑明显,这和池塘抽进赤潮水有一定关系,和地区土质土壤存在的差异有一定关系,当然也和底质管理中存在的疏忽有着一定的关系。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气候影响依然存在,关于投饵肥水应该理性看待。池塘土壤结构日趋老化,不能让它超负荷运转。认清天时,正视地利,相信自己就会收获一个美好的结局。
心中有“底”,方能心里有底。
来源:东港拜耳水产养殖服务部
作者:小灰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