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四)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迎波 点击 : 加入收藏

关键控制技术九.防·抗应激护藻稳水保参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四) | 海水养殖

海参的应激,指海参对各种内、外环境因子的变化或身体收到异常刺激所做出的各种生理反应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摇头、肿嘴、吐肠、化皮等。当海参对环境因子(如密度大、溶氧低、水质污染、换水量过大、天气突变,盐度、温度、pH值、风向变化、药物刺激、藻相不稳定、菌相不稳定、营养不当、换料、运输、光线、虫害等)急剧变化或受到惊吓而作出应激反应时,海参本身是要消耗能量的;如果应激因子变化范围不大,时间不长,海参自身机体尚能应付,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应激时间长,变化较大,强度过大,超出海参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就会导致海参摄食量减少,甚至停止摄食,免疫力严重减低,有害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摇头、肿嘴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化皮、吐肠的后果,严重影响海参的产量和生存状况。因此抗应激对于海参的成功养殖影响重大。

成参养殖引发应激的主要因素及防控措施:

原因1:藻相突变引起的应激:如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或藻类过旺水色过浓;

防控:如出现倒藻、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有害藻类会释放大量藻毒素:用解毒超爽(1瓶用4亩)解毒,2小时后按6~8亩用培藻养参膏1桶+特力钙1包浸泡1小时后全池泼洒。如藻类过旺、水色过浓:傍晚用绿康露(1瓶2~3亩),晚上9点用纳米氧(1瓶3~4亩),第二天上午按4亩用新生态1包全池泼洒。

原因2:天气突变引起的应激:如遇冷空气、连续降雨、暴雨、阴天、持续高温、冷热温差大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防控:暴雨和持续降雨会造成水温分层、盐度分层、溶氧分层,同时因缺乏光合作用,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这种状态下水体会严重缺氧;水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水变白浊),易使池底有机物在无氧状态下分解产生硫化氢和亚硝酸盐并形成积累,容易引发病害。每个水产养殖者都应特别关注气象信息,在预知天气变化前2天进行追肥和培菌:按6~8亩.米用新活菌王1瓶+培藻养参膏1桶+清源2瓶混合泼洒,增强藻相抗应激能力,同时各按1%拌喂清源、酶解多糖、活性蒜宝,健肠胃,增强免疫力;高温、寒潮、暴雨、风雨天过后,污染的池底被连续的风雨搅浑,池塘的病原菌集中池底极易激活入侵海参体内,所以天气变化期间,要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养护底质;其间不宜使用消毒药,微生物制剂应谨慎或少量使用,并减少投喂或停喂。

原因3:换季以及冬眠、夏眠后,容易引起应激:换季之际,早晚温差大,风向不定,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致使池塘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从而造成海参的强应激致使病毒爆发,造成病发高危期。夏眠、冬眠之后,由于海参长期不摄食,体质虚弱,抵抗环境突变的能力非常弱,应激反应激烈,所以海参夏眠、冬眠之后容易发病。

防控:换季之际,冬眠、夏眠过后,更应关注气温、盐度、溶氧、藻相、菌相的变化,在增氧、解毒、抗应激、底质养护、水质养护和营养平衡等方面加强管理。如日常注重用培藻养参膏+新活菌王+清源培植氧源,解毒抗应激,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养护底质;定期拌喂清源、酶解多糖、活性蒜宝,增加海参的体质和抗病力。

原因4:药物引起的应激:常用刺激性大的消毒、杀虫、杀菌、杀藻药物,给海参带来较强烈的应激反应。

防控:用解毒超爽(1瓶3亩.米)全池泼洒,第二天酌情再用1次巩固疗效。同时每公斤饲料用清源、活性蒜宝、酶解多糖各10克拌料混匀阴晾半小时后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

原因5:放苗时,从育苗场投放到养参池后水中理化因子的强烈变化等均会引起海参的强应激反应,如放苗操作不当可造成死亡率高;

防控:请参照“四.优选参苗正确放苗”。

原因6一次换水量过大(超过40%)引起的应激;

对策: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换水应少量多次进行,换水后及时全池泼洒应激宁+降解灵。

关键控制技术十.加强夜间管理,防控疫病隐患

水产养殖的很多病害,往往发生在夜间,而发现在白天,这是来源于水产养殖一线的真实情况。表明了必须抓好夜间管理,才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高温季节(凌晨1点开始~黎明6点左右):池塘的溶氧明显降低。白天藻类是氧的生产者,而夜间是氧的消耗者;池塘有机物和水中的悬浮碎屑颗粒的降解耗氧,各种生物呼吸耗氧等诸多耗氧因素,导致夜晚池塘氧气严重不足。塘底厌氧菌大量繁殖,沉底的有机物发酵,使得底质腐败。这样的恶劣环境是各种致病原和各种有毒有害物产生的温床。而养殖对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其致病风险可想而知。

春夏和夏秋(清明和白露前后)之交: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明显,水生态的健康循环代谢出现障碍。藻相不稳定,水温分层,溶氧分层,pH值分层,水体环境处于多变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都是导致养殖对象应激的主要原因,而应激导致活力和免疫力下降,多种病害由此而引发。

由此可见,要减少夜间致病的隐患,就必须加强夜间的科学管理。缓解溶氧危机,控制底质腐败,消除应激因子是夜间管理的主要抓手。经观察分析、实践检验,高温、闷热、低压天气、阴雨雾天,在溶氧逐步降低之前(即午夜12点左右~黎明太阳出来前),用降解灵、离子对钙、粒粒神或纳米氧(配沸石粉或干净泥沙混匀成小粒状洒2~3亩.米水深)可改善水体的通透性和溶氧不足的问题,有效控制底质腐败和致病原。春夏和夏秋之间,在晚上8点左右,用纳米氧、粒粒神、六控底健康,可有效解除应激因子,并提高养殖对象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关键控制技术十一.科学投喂·平衡营养·增强免疫·促进生长

一.根据海参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点,科学投喂

海参有春秋两个快速生长期,在这两个时期要培养和补充优良而充足的饵料,促进海参的快速生长和增重:在春、秋两季,水温界于7~18℃时是海参摄食的旺盛期,尤其是水温界于10~15℃最为旺盛,而春季因化冰低温、秋季因早晚温差大风向不定等原因导致底栖硅藻和浮游植物难以繁殖或生长缓慢,导致海参严重缺乏饵料,这两个时期如不及时补充人工饲料,不仅耽误了海参生长的大好时机;还很容易造成海参转向摄食更底层有害物质,从而诱发肿嘴、吐肠病害。

①体长增长期:春季与春夏之交(即水温10℃左右至夏眠期),此时海参体长增加明显,且体壁薄,属体长增长期。所以,从2月中下旬,或2~3月份开始,海参刚出爬时就应及时投料增加营养对恢复海参的体质,提高海参的抗病能力,一直到夏眠到来之前,都应合理投喂人工配合饲料。②体重增长期:夏秋之交和秋天(即夏眠起蜇后一直到水温降至10℃左右期间),这段时间,海参体重增加量大,体壁明显增厚。所以,从9月下旬开始,水温由高温逐渐变凉进入海参最适宜生长的阶段,此时海参摄食量较大,正常的依靠池子本身的生物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海参生长的需要,这个时候投喂适量人工配合料,特别是在秋季要加大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尽快育肥好海参,并为海参越冬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在春秋两季海参摄食高峰期(水温处于10~18℃),应主动补充纳米氧、降解灵、粒粒神等外源氧,因为池水溶氧充足可促使海参活力增强,摄食量加大,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养殖海参所用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饵料。如主要依靠天然饵料(如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小动物尸体等),则海参生长速度慢,周期长,达不到期望的养殖效益。所以人工投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海参的饵料资源比较广泛,如发酵后的稻草及其它木本科植物、酒糟、酱糟、虾糠、麦麸、藻粉、鱼粉、粗淀粉及海参配合饵料等都可投喂,投饵的原则是宁少勿多,以适量为准。日投饵量是海参体重的5~10%,快速生长的适温期多投,夏眠和5℃以下不投料,日投饵二次,应在黄昏时投饵。

投喂不仅要看海参的长势,还要看天气、风向、水环境等来决定是否投喂和投喂量。同时,关注气候变化、藻相变化、水质变化、底质变化、潮汐变化、生理变化(病疫)等因素的影响,遇到上述情况,除采取解毒·护水·抗应激等措施优化水环境外,还应酌情减料或停料,不盲目于定时喂料。等水质稳定、恢复投料后,及时补充丰参素、酶解多糖、活性蒜宝等保肝健胃、增强体质的产品。这样做,不仅不会不影响长势,还能消耗池塘里的剩余食物,缓解池塘的压力,降低饵料成本。

二.平衡营养·增强免疫·促进生长

掌握海参消化器官的特点,利用微生物提高饵料利用率:海参的消化器官具有独特性:没有肝胰脏和胆囊。我们知道,肝脏有分泌胆汁能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储存糖原,调节蛋白质的代谢,分解有毒物质的作用。胰脏具有分泌蛋白酶的功能,同时能够分泌胰岛素调节机体的血糖代谢。在日常饲养时,盲目提高饵料的动物蛋白及脂肪,海参会因为无明显的肝胰脏、胆囊而出现消化不良,这就是生产上经常出现粘便、拖便现象的原因。所以想提高海参生长速度,而加大饵料蛋白与脂肪的同时,要靠外源性(微生物)消化酶消化食物,所以,在海参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如活性蒜宝、健长灵、酶解多糖、金肽康等),或用健长灵、酶解多糖等优质微生物将饵料发酵后再投喂,能明显有效提高海参对蛋白、脂肪的消化与吸收,满足其营养平衡的需求,修复并促进体内微生态的健康循环,增强免疫抗病能力,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海参成活率。

另外,海参的肠胃(消化管)的长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动而显示出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在1~2月肠胃可达体长的5~6倍,随着3~4月份水温的逐步升高,至7~8月达到全年最高水温,此时海参处于夏眠期,其肠胃的长度几乎接近于体长且肠胃由原来的粗管状萎缩成线状,整个肠胃功能完全衰竭,进入9月份肠胃又开始慢慢恢复,11月份前后肠胃又能有体长的3~4倍,到12~1月份几乎又恢复到全年的最大值。

同时,海参体壁和呼吸树的重量与肠胃的长度随季节(水温)变化的一致,只是时间上比肠胃的变化稍稍推迟了一些。同时,春天是许多腹足类、贝类、甲壳类等动物繁殖的季节,此阶段这些动物的幼体都是海参非常好的天然生物饵料。所以,如果没有人工配合饵料的参与,春天海参最肥,出皮率自然也最高。所以民间会有“春生肥”的说法。

但正因为此,春节前后,是刚出爬的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病率在一年当中最为严重的。因为漫长的冬季海参很少吃料或不吃料,池底会落下一层厚厚的底栖硅藻及水体中其他藻类的腐殖质,在开春后漫长的同温期造成底层的缺氧会加快这些腐殖质变酸变臭。此阶段海参的肠胃正处于全年最长、功能最为完善阶段,当海参一旦出爬恢复吃料,这将是全年海参胃口最好的时期。此阶段若不及时投喂人工优质饵料,海参出爬开口时就只能吃底栖硅藻以及水体中其他藻类的腐殖质,一旦底有问题就会诱导海参发病,这就是生产上经常会出现的海参的体质越好越提前出爬,提前出爬的就会提前开口,提前开口就会越早发病的原因。所以海参刚出爬时就应及时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按每公斤饵料拌喂清源、健长灵、酶解多糖各10克,每天1次,坚持拌喂,适时解毒和补充外源性消化酶,可有效避免上述害病。

三.警惕“病从口入”

投喂干料时,粉末散在水里污染水质,沉入塘底吸水耗氧,且所吸水质是塘底污水,海参在摄食过程中将有害的病毒、病菌或有毒的重金属或药残带入体内,从而引发病害。所以在投喂配合饲料时,将清源或健长灵加水喷洒在饲料上混匀,既能包裹饲料,起到诱食促食作用,还能增强营养消化,更可避免底部淤泥渗水污染饲料。不仅降低了饵料系数,减轻塘底污染,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控制病从口入,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