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感染小瓜虫幼虫之后,3~4天看不出什么现象,5~7天后,肉眼可见鱼的体表好似披了一层轻纱,尾鳍呈乳白色,以后肉眼可以见到小白点了。小瓜虫幼虫钻进寄主的上皮层或鳃丝不停地穿移活动,刺激了寄主周围上皮细胞的增殖,结果寄主用一层逐渐增厚的皮肤将幼虫包裹,因此所谓“白点”,实际上是鱼的皮肤受了小瓜虫的刺激而引起的病理变化,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小瓜虫本身。这时若用显微镜检查,可以见到有虫体在寄主组织中进行分裂或出芽式的分裂。小瓜虫在低温(5~10℃)时不易发生流行病,但在放养密度大、鱼体瘦弱的鱼池或室内养鱼缸中,虽在严冬也常暴发流行。
当小瓜虫在鱼体上严重感染,并已潜入真皮上层时,很难治愈,故应力求及早防治。虽然白点病在暴发前往往无特殊征象,难以准确掌握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时间,但作为流行病之一,它同样也受到寄主、病原体和水环境条件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支配。在瘦水池,鱼瘦弱,若遇到水温突降和连续几天阴雨天气,光照量偏低,则常在1~2天内暴发此病。当鱼生活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抵抗力变弱,则寄生虫将得到加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机会,在短时间(1~2天)内,迅速增殖,在鱼体上,产生严重的初次感染或比原有感染严重得多的“重感染”,白点病即告暴发。但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如水温低、溶氧水平低,则成熟的寄生虫脱离鱼体可不形成胞囊而直接进行分裂。值得引起特别注意的就是鱼死后3~4小时,所有小瓜虫不论大小和发育阶段都要离开寄主的特性,其中凡已达到成虫时期的即形成胞囊进行繁殖,青壮期的个体因不能形成胞囊而夭折。
小瓜虫不进入寄主的内脏和肌肉,一般喜欢寄生在运动器官如胸鳍、尾鳍上。寄生在鳃组织上的虫体,多是靠近出鳃静脉一边的组织中。这种现象是与小瓜虫好氧的习惯有关。从小瓜虫的生活周期我们知道它的幼虫必须钻入鱼的上皮组织以后,才算真正感染成功,才能生长发育。这不同于斜管虫和车轮虫等只是附着在寄主表面的特点。其次,由于幼虫钻进了上皮组织以后的积极活动,包括不停地向四周钻营,不停地分泌溶解寄主细胞的酵素,吸取食料,以及小瓜虫的呼吸、排泄等代谢产物的堆积,强烈地刺激其周围的细胞,引起了周围细胞加速分裂的反应,结果将小瓜虫厚厚地包围起来,形成肉眼能见的白色点状突起。这一结构,一般常用的杀虫药物如硫酸铜、高锰酸钾、美兰、奎宁、食盐等都不易穿透进去,也就不易杀死小瓜虫。及至增高药物浓度到能穿透进去的程度时,这种浓度往往也危及寄主的生命。
根据小瓜虫的生活史,进行治疗时,一要杀死鱼体上的寄生虫,二要杀死从胞囊中破囊而出的自由游泳幼虫和脱离鱼体的成熟寄生虫,三要杀死胞囊,这样才能算根治。但据国内外资料,至今尚没有能杀灭寄生于鱼体(尤其是侵入到真皮上层的寄生虫及胞囊),而对鱼体无害、对池水无污染的药物。现在杀灭小瓜虫都是指杀死自由游泳期的个体或尚处于鱼体皮肤表面的虫体。但鱼体中寄生虫体发育至成熟期的时间不同,故成熟虫体脱离鱼体、形成胞囊的时间也不同,幼虫破囊而出的时间各异,也就是说,在发病池中出现自由游泳的幼虫和成熟虫体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给治疗造成很大困难。由此可见,一次治疗是难以达到理想疗效的,除非病情轻,或者是所用药物可同时杀死潜伏表皮之下的寄生虫和胞囊。
小瓜虫在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渗透压变化时,通常会提前离开鱼体,加速整个生活周期。小瓜虫对药物的反应是很顽强的,当用某些毒力不太强的如盐、硫酸铜等处理时,不仅不能杀死小瓜虫,而且在药物刺激的影响下,加速了虫体脱离寄主,沉没水底,形成胞囊,结果产生大量的幼虫,从而引起鱼类的大量感染。所以,有时用食盐水处理后一二天内似乎病情好转,但到三四天后又暴发流行,而且更凶,就是这个缘故。当外界环境不宜,特别在低温时,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有进行分裂的现象,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时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显微镜下观察到,虫体游动迟缓,身体内部由灰白色变成淡黄色,伸缩泡每分钟收缩的次数减少,这时内质中出现很多黑褐色的块状物,由小到大,彼此接连起来,最后形成一团颜色较深的物质,肉眼观察为小白点,位于身体的一端。时间再长一点,虫体停止转动,身体膨胀成球形,伸缩泡机能消失,不久破裂死亡。在这种情况刚出现时,如果将其换入新水中,那么虫体又能逐渐转变为正常状态。用人工从鱼体上取下没有十分成熟的小瓜虫,也能进行分裂繁殖,但往往不形成胞囊。
江苏南通检验检疫局李林中钱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