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为提高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必须切实把好四个技术关口。
一是适地适树关。也就是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土壤条件及造林目的等诸多方面,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因树制宜选择种植地段。
公路两旁植榆植柏不植果。公路两旁以防护遮阴为主要目的,且土壤贫瘠,宜选用耐贫瘠的树种,如榆树、冬青、桧柏等。各类果树不宜在公路两旁栽种,因公路上的灰尘会影响果树开花授粉和结果,加上公路上人来车往,难以防病治虫喷施农药。
堤塘河岸植杉植柳不植楝。堤塘河岸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潮湿,可选用耐水湿的水杉、池杉、落羽杉及杨柳等树种。楝树的叶花果均有毒汁会致鱼类中毒死亡,应远离养殖水产的河岸堤塘。
萧山区南片山区半山区以黄泥土为主,呈酸性或微酸性,适合种植茶树、刺杉、毛竹,营造桃、李、板栗等经济林。
江滩海涂的土壤呈盐碱性,最适宜种植刺槐和柏科类树木。
有些工厂要排放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应在厂区内外种植能净化空气的棕榈、龙柏、夹竹桃、大叶黄杨等。
同时,还要注意乔木与灌木结合,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阳性树与耐阴树结合。
二是苗木质量关。选择树体处在休眠状态或新芽尚未展叶前进行移栽。起苗时尽可能保持根系完好,多带宿土。较为高大的常绿阔叶树种,应带泥球起苗,用草绳将泥球圈围起来再搬运。还要将那些病虫危害严重的苗木以及瘦小僵苗剔除。
三是种植关。所挖种植穴应略大于苗木根系分布范围,或大于泥球直径,让树木根系平展伸直。选用浮泥熟泥回垫,并用锄柄敲实,使土壤与树根紧密接触。树木的基部泥土培成馒头形状,最好能压上几块石头,石头下面的泥土能保持湿润。在起苗时做好标记,按树木原来生长的方向入穴栽植,更能提高成活率。对较为高大的树木,栽种培土后,还要用数根木棍搭成支架支撑,防止刮风时摇晃树木使根系松动不能成活。
四是管理维护关。苗木移栽后应浇透一次水。若干天后如苗木根部松动,需重新踏实;如苗木歪斜,需扶直支撑。如发现害虫(刺蛾类、蚜虫类),应及时喷药防治。还可以采取工厂学校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家庭个人“领养”树木的办法,常年管理保护好绿化树木。
(来源:浙江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