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多月,春茬西葫芦就要清园,然而近期有不少菜农反映西葫芦烂秆子现象非常普遍,有的甚至造成西葫芦大面积死棵。据了解,近期造成西葫芦烂秆子的病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细菌性软腐病,一种是蔓枯病,有时两种病害混发。
细菌性软腐病和蔓枯病虽然病原菌不同、发病症状不同、防治药剂不同,但是在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上存在一些共性。
避免高温高湿
这两种病害有个共同的特点,喜温喜湿。近段时间,天气变化大,高温高湿的棚室环境加重了两病的流行。棚室管理中应该加强通风降温,创造不利于这两种病害发生的棚室环境。
保护好植株伤口
这两种病害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病原菌都喜欢从植株的伤口处侵入。因此,生产中要注意保护好因摘瓜、整枝和打杈等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避免在雨天和刚浇过水后棚内湿度大时进行农事操作,以保证植株的伤口有足够的愈合时间,农事操作后还要注意及时喷药预防。
对症用药
当西葫芦植株发生蔓枯病时,菜农可使用咪鲜胺、阿米妙收等药剂防治;对于细菌性软腐病,菜农可用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防治。除了喷药防治,对于发病较轻的植株,菜农可采用涂抹法进行防治,可先用刀片刮净病斑表层,然后用毛笔将药液涂抹在病部,防治效果更好。(吴荣美)
知识窗
蔓枯病主要是从西葫芦的茎节处染病,染病部位初呈暗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色,且病斑处易裂口,分泌出树脂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似乱麻状。
软腐病多从西葫芦的根茎部开始染病,茎秆先表现为水浸状,逐渐变软,且病部凹陷,内部组织腐烂,形成灰褐色黏稠状物,具有恶臭味。
(来源: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