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与为害:为害苹果、梨、山楂和樱花、西府海棠等。
为害状: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呈现苍白色褪绿斑点,叶背面有大量褐色粘液使叶背呈现黄褐锈渍,可引起霉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毫米,体形扁平,黑褐色。前胸两侧与前翅均布有网状花纹,静止时两翅重叠,中间黑褐色斑纹呈"X"形。
卵:椭圆形,黄绿色。长约0.6毫米,一端弯曲,产于叶肉组织内。
若虫:形似成虫,腹部有锥形刺。初孵时白色,以后渐成深褐色。若虫共5龄,3龄后长出翅芽。
生活史及习性:该虫在河南省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落叶、树缝和土块下越冬。翌春4月上、中旬开始上树到叶背取食和产卵,卵产在叶背组织里。上有褐色胶状物覆盖,成虫每次产卵1粒,平均每雌虫产16粒。若虫孵出后,多群集大主脉两侧为害。第一代成虫6月初发生,第二代成虫7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在8月初发生,第四代在8月底发生。各世代发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7-8月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防治重点应放在消灭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上。
1、人工防治:秋季成虫下树越冬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消灭越冬成虫。冬季清扫花园,深翻树盘、刮树皮,消灭越冬成虫。
2、药剂防治:越冬成虫出蛰盛期(4月中旬)和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旬),是进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80%敌敌畏2000倍液。20%氰戊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分别进行树干根际喷洒防治出蛰成虫(4月中旬)和树冠中部喷洒防治第一代若虫,效果很好。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